与老板相处需要一点点钝感力

来源:2014/4/4 21:44:00分类:
21:44
热门跟帖

  “钝感”,听上去似乎和迟钝、木讷等负面词汇相连,但它其实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及人生智慧,拥有“钝感力”更容易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认为,“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以人生智慧而言,钝感确实比过分敏感要强得多。无论遇到什么事、什么环境,拥有恰当的钝感力,都可以让我们迅速改换心情,顽强地闯过难关。


  人人都爱“笨蛋”


  现代社会不缺少聪明人,也需要聪明人,然而聪明人多了,不一定是好事。聪明人往往自负,看不起张三瞧不起李四,精诚合作不大可能;聪明人眼睛时时盯着捷径,只动脑子不动手。试问,谁愿意和这样的人合作?而那些看起来傻傻的、笨笨的人,却一门心思踏踏实实做事、做人,让每一个和他合作的人都充满信赖。


  想成功,先“钝感”


  “钝感力”一词来源于日本作家渡边淳一——2006年,他出版了集其人生智慧大成的《钝感力》一书,并在日本热卖100万本。当年刚卸任首相一职的小泉纯一郎还以此书提醒继任者安倍晋三:“首相不应凡事在意,钝感力十分重要。”


  这似乎与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太多所谓“积极”的思想相悖。


  学校里,要的是抓住机会好好表现,努力让自己成为活跃、出挑的学生;职场上,要的是对周遭敏锐的观察力、对市场的洞察力;爱情中,要的是主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争取一辈子的幸福;人际交往,更是要反应机敏,左右逢源。于是,我们活在了当下的生活、事业、婚姻、交际中。我们总是要背负太多的压力,习惯了敏感地存在。我们越来越计较,不懂得宽容与释放。更重要的是,当我们下意识地在生活中重复这种“积极”的习惯时,我们却发现,生活在忙忙碌碌中变得乏味而糟糕。我们身心俱疲,却又不可避免地为生活所累。我们付出了很多,却总也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于是,我们开始反思,与其事事主动出击处处斤斤计较,把别人搞得很累自己更累,不如换一种思维,丢弃“敏感”,培养“钝感”,在一种更宽松、平和的环境中面对生活。


  相比激进、张扬、 刚硬而言,“钝感”地面对职场上的挫折和压力,才能坚持得更久、抗打压能力更强,从而更容易获得成功。就像渡边淳一所说,世界上不仅仅存在敏锐聪慧这种才能,相较之下,不为逆境、挫折所动摇的“钝感”,才是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才能;只有具备这种“钝感力”,敏锐和敏感才能成为真正的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完全取决于才能,还需要有益的“钝感力”,这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而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钝感力”更显得弥足珍贵。在这个聪明人过剩的时代,聪明不再是稀罕物,没有多少人喜欢那些“聪明成精”的家伙。相反,那些看起来笨笨的、钝钝的、善善的、憨憨的人,成了这个精明时代的“宝贝”。和这样的老板共事,拥有这样一个同事甚至是爱人,会让许多人感到心里踏实。


  “钝感力”五项铁律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钝感力?请牢记以下五项铁律:


  1.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4.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5.面对表扬,得寸进尺,得意忘形。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