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筒是纱线毛羽增长最多的工序,管纱经过络筒后,毛羽增加35%~45%。一般认为,络筒速度、络纱张力、槽筒状况和清纱装置是造成纱线毛羽增加的主要原因。
这主要是由于纱线受到各摩擦部件摩擦力的作用,导致埋入纱线不深的纤维被抽拔出来,形成再生毛羽。同等条件下,络筒机的线速度越高,毛羽增加的幅度越大;络纱张力随纱线特数的增大而增大,络同一特数的纱线时,络纱张力越大,筒纱的毛羽增加越多。
不同材料不同加工质量的槽筒,其表面状态是不一样的,毛羽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样。一般而言,胶木槽筒与金属槽筒相比,毛羽会增加15%~20%;机械式清纱装置对纱线毛羽的增加是显而易见的,而电子式清纱装置则几乎不会增加毛羽。
络筒机的线速度不宜过高,传统络筒机的线速度一般控制在500~600 米/分钟,自动络筒机的线速度一般控制在900~1100 米/分钟;在保证筒子成形良好、后加工不脱圈的情况下,络纱张力以偏小为宜。保持络筒机各机件状态良好是减少络纱毛羽的重要措施。
主要部件中,应尽量采用电子清纱器和金属槽筒,因为这些部件对纱线的摩擦力小,在降低纱线毛羽的同时,也能提高筒子纱的整体质量。
合理控制络筒车间温湿度也有利于减少纱线毛羽,一般以相对湿度控制在75%左右、温度控制在30℃以内为好。
相关链接:
影响纱线毛羽的整经因素很多,整经机型就是其中之一。传统1452 A 型整经机的传动方式为滚筒摩擦传动经轴,由于停车时,经轴惯性回转使经轴未完全停转,经轴会在滚筒上打滑,易使纱线表面磨毛,毛羽增加。对新型整经机如贝宁格整经机,由于采用交流电机驱动液压调压泵及变速马达无级调速直接传动经轴的传动方式,此传动方式会有效减少经轴制动引起经纱起毛的情况发生。
其次为整经张力。整经中由于考虑均匀片纱张力,筒子架上不同位置引出纱线所配置的张力垫圈重量是不同的,对纱线毛羽的影响也不同。整经张力随张力垫圈重量增加而增加,毛羽根数也增加。整经车速也会影响纱线毛羽的产生。我们以14.5特克斯涤棉混纺纱为例进行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整经车速的增加毛羽根数也在不断增加。
这是因为车速增加后,整经张力也在增加,纱线与整经机上各导纱构件的摩擦加剧,纱体表面毛羽增加。整经时的导纱距离是指筒管顶部与导纱瓷眼间的距离。整经速度一定时,必定存在某一导纱距离,此时张力最小。经实际验证,此距离通常在180~200毫米。由于导纱距离的不同,经纱张力也不同,则毛羽多少也不同。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