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旗下好又多又关一店

来源:2014/8/16 22:09:00分类:
22:09
热门跟帖

  继百货之后,大型超市“关店潮”仍在持续,沃尔玛旗下的好又多超市广州东山店成为最新一例关店案例,备受业内关注。而这只是冰山一角: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主要零售企业共计关闭158家门店,远超2013全年35家的关店数,其中超市业态关店146家,成为关店的主力。


  近日,沃尔玛新的地产团队的亮相揭示出其通过自建物业掌控主动权的决心。不过有业内专家认为,现在商业地产的门槛已经被抬得很高,风险也比较大,现在自建物业,或许晚了点。


  探访:撤场前大促引发抢购


  好又多超市东山店即将撤场的消息传出后,记者于8月12日来到位于农林下路繁华商业区的东山锦轩·现代城探访。这里属于广州老城区三大传统商业旺地之一,附近还有华润万家、广百百货。在这一片区,好又多东山店也算是老店了。


  还未进店,记者即在商厦门柱看到好又多超市的招贴,上面的营业时间已从原来的8:30-22:30调整为9:30-17:30。超市的门口摆着的停业公告上写着:好又多超市东山店将于8月18日停止营业。


  进入商场内部,记者看到从二楼通往三楼好又多超市的电动扶梯已经停开,前来抢购促销商品的顾客只能爬楼梯。进入超市后可以看到,电器区围着很多人,顾客们正在抢购电饭煲、电磁炉等家用电器。记者通过比价发现,这些商品的价格与之前所张贴价格相比下降了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


  在超市里转了一圈,可以看到化妆品柜台已经全部清空,从残留的价格标签来看,商品价格经过了一个一改再改、不断降价的过程。超市内多数的置物架已经用彩条布封闭起来,但从缝隙中可以窥见,架上仍然有未售完的商品。


  大量的工作人员穿梭在店内,忙着挑选打包余下的商品,叫卖着自己负责销售的商品,无暇应对记者的询问。整个超市中,“省心价”的红色标签随处可见。据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超市里的商品价格普遍下降了30%左右,例如原价64.9元一桶的4L装福临门玉米油,现价44.8元一瓶;冷冻食品区的速冻牛排,原价30多现在只要12元。还有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剩下的商品会尽快在这两天内清理完。而当记者问到关店的原因时,该工作人员只是笑笑回答“不清楚”,便马上走开了。


  背景:关店企业中外资零售占75%


  好又多东山店的关闭只是一个最新的个案,在它之前,大型超市“关店潮”持续已久。


  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沃尔玛祭出“优化商业布局”的转型战略之后,全国范围内关店的消息便接踵而至。2013年12月18日,好又多广州前进店正式停止营业,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缩影。彼时,沃尔玛中国公司事务高级总监李玲受访时还曾透露:“未来18个月,沃尔玛中国还将非常谨慎地关闭15到30家门店。”可见此次好又多东山店的关闭也不是一个意外。


  整个零售业的“关店潮”也有愈演愈烈之势。据联商网统计,2014年上半年,我国主要零售企业(不含家居、电器)在国内共计关闭158家门店,远超2013全年35家的关店数。其中超市业态关闭146家,沃尔玛关闭9家,乐天玛特关闭5家,世纪联华关闭2家,华润万家、永辉超市、北京华联、中百仓储、恒客隆、家乐福各关闭1家,四川家和超市因资金链断裂关闭26家门店,百全超市更是关闭了其在河南、山东、江西等地的98家门店。值得关注的是,在关店企业中,外资零售企业关店数达118家,占关店总数的75%(含中外合资企业百全超市)。


  在各零售企业对关店原因解释中,最多见的是租约到期、结构性调整、盈利能力偏弱、转型、经营不善等。与以往不同的是,越来越多企业表示是“为优化商业布局而主动关闭门店”。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认为,大型超市选择关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竞争激烈、租金和人力成本增高、整体调整是主要原因,电商的崛起对实体超市的冲击也很大。


  对于企业选择关店的原因,广东省现代物流研究院副院长、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陈海权也认为,对不同的企业不能够一概而论,而他比较赞同“优化布局”的说法。“每个商店都会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企业选择关掉这个店铺并不是代表它整体的衰落,而恰好是对现有店铺的一个优化,把非优良的资源整合起来,推动更好的布局。”


  但陈海权并不赞成过分放大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于传统超市业造成的冲击。他表示,电子商务对超市业的冲击的确存在,但“绝不是主要原因”。他认为,导致企业关店最直接的因素是成本上升,租金、店铺规模等都是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对此,他举出一组数据:根据《2013年连锁超市卖场上市公司年报》,沃尔玛运营成本占营销比率的高达18.9%,联华超市的门店运营成本18.6%占比偏高,永辉门店运营成本占营收比率为13.5%。


  出路:自建物业掌控主动权


  在零售业持续低迷的背景下,零售巨头纷纷转型寻求出路,进军商业地产和试水零售O2O是其中两个比较主流的选择。


  2014年8月10日,沃尔玛中国宣布了新的地产团队,以支持山姆会员商店的业务增长。未来山姆会员商店会考虑采取买地自建物业的模式经营。沃尔玛亚洲不动产业务负责人夏必得(Peter Sharp)表示,“我们可以和专业的开发商合作,设计、建设山姆会员店,或者考虑买地自建物业。”


  据了解,目前沃尔玛在国内的门店绝大多数都是以租赁店为主,只有少量试点门店为自建店。此次沃尔玛中国新地产团队的亮相,也预示了山姆会员商店将考虑更多地尝试走买地自建物业的道路。


  业内评价认为,进军地产,自持物业,一方面可以减轻高额租金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也有望享受物业长期投资所带来的高收益。


  业界评议:门槛高周期长


  不过陈海权对大超市自建物业的做法并不看好。他分析,如果在中国房地产发展早起做出此举,将会带来很大的利益,但是现在商业地产的门槛已经被抬得很高,风险也比较大,还不如继续以租赁的方式安置店铺。他还建议,企业可以通过改变价格策略、缩小店铺规模等措施来度过变动期。


  杜岩宏则认为,租金成本是大型超市面临的一个问题,沃尔玛山姆会员店通过自建物业模式方式来应对租金问题有一定可取性,“但是沃尔玛资金物业模式需要经历拿地、投资建设等环节,周期会比较长”。


  对于大型超市以O2O来应对电子商务的冲击的做法,杜宏岩认为还存在一定挑战,“因为O2O的关键在于线上线下业务的融合,线上平台如何吸引人流量是一个挑战”。


  根据杜岩宏的预测,未来大型超市的未来发展趋势或有三种:其一,继续保持大而全优势,如沃尔玛,同时做好产品种类、售后服务、停车等多个方面以提高吸引力;其二,特色化,如永辉超市定位生鲜超市,构建自身特有竞争力;其三,选择多业态集合,大卖场+便利店+社区店,尽可能提高覆盖范围。


  陈海权则认为,未来的零售业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大规模店铺走向小规模店铺,趋于社区化;第二,管理精细化,让顾客有更好的体验;第三,服务功能得到优化;第四,进一步便利化。


  选择关店并不是超市的问题,而是业态多元化的问题,企业需要考虑到多种元素的发展,才能做出最适合的决定。陈海权总结认为,“关店潮”的来袭并不意味着零售业正走向低谷,而是进入了一个优化期。“很难预测‘关店潮’什么时候会结束。其实这只是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一批结束接着另一批又开始了。”他说。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