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后第一天,北大街百盛便发布公告称,由于集团发展战略调整及区域布局考虑,决定自2014年10月31日当日营业结束后正式闭店,2014年11月1日起终止常州正方京城百盛店的经营。
此前,另一家在新北区的百盛已于5月20日宣布闭店。
我市首家具有国际背景的外资连锁百货至此正式退出常州。据了解,百盛集团三年来在国内的闭店数达到七家。
业内看法:百盛定位未能切准常州市场
2011年12月30日,百盛进驻常州。甫一亮相,就在中心城区商圈引发地震,十余个同质品牌遭遇同行封杀。
随后的数日内,多家百货店联手封住了共有品牌专柜,数日没有营业。一家品牌供应商回忆说,“百盛再强,其在常州也就一家店,但我的牌子在其他几家店都做不了生意的话,怎么也要考虑一下后果了。”
业内人士这样评价当时的商战,“常州市场多家本地百货已经各自在摸索错位竞争,从高端消费到家庭消费再到年轻定位,细分市场已渐渐层次分明。百盛到来时有点轻看了常州市场,以为可以凭借自身品牌优势手到擒来。”
彼时,百盛集团在全国共有45家店铺。
百盛年轻时尚的定位和对本地消费特点“自以为是”的理解,为今天的败走埋下了伏笔。
疑云重重:经营已开始好转仍受令闭店
在北大街百盛经营未见起色之时,集团又于2012年12月在新区开出第二家店。在迅速升级换代的新北商圈,日客流量5万人次、节假日进门要排队的万达广场可谓独领风骚,而一街之隔的百盛显得就“门可罗雀”了。
在两家百盛都担任过要职的一位负责人说,北大街店开业之时,门店重要岗位都是总部派遣人员担任,“他们对常州市场的陌生加重了经营的难度。”
及至新北百盛开业时,策略已经有了调整,“常州老百货圈跳来担任要职的多了起来。经营也慢慢有了点起色,当然亏损仍在继续。”
市中心一家百货店负责人对新北百盛关店这样认为,“用一年半时间来决定一家店的生死,太快了些。”
事实上,常州百盛店内高层曾就是否闭店两次飞往马来西来总部沟通,“当时已经决定要关店了,但我们还是想争取一下,毕竟一家新店要想短时间盈利并不现实。”然而总部并未因此而改变关店计划,“我们店与业主方签订的合同是五年。三年亏损两年抹平,合约便要到期了。”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