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鞋大国变强国 我觉得这个希望就在温州

来源:2014/11/10 23:30:00分类:鞋业动态
施彦琳
23:30
热门跟帖

  1938年出生于浙江嘉兴,1998年3月任国家轻工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正部长级),2001年2月任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党委书记。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曾多次来温考察鞋革业,并对我市的鞋革业提出建议和意见,对温州的鞋革业有着极大的期望。

  温州鞋革行业的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浙江嘉兴人,所以经常到浙江来,对浙江的改革发展很关注。对温州也比较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有很快的发展,特别是鞋革业。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温州鞋革业在全国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温州鞋业两把火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一次是1987年,在武林门,由于鞋的质量不行,被人放了一把火烧了。但我们温州人是有志气的,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到1999年,通过12年的卧薪尝胆,艰苦努力,温州的鞋,特别是几家领头企业如奥康、康奈等都发展得很好了。这个时候,别人冒充温州的品牌。你们就把人家冒充的鞋子,集中在武林门放了一把火烧了,这两把火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影响。

  1999年,我第一次来温州。那时,我们全国轻工厅局长会议在浙江召开。当时从杭州到义乌到永康,最后到温州,在杭州开幕,在温州闭幕。我记得当时的温州市委书记蒋巨峰(上一届任四川省省长)、市长钱兴中,在我们会谈时提到,温州鞋产量已达到6亿双,可否给温州命名一个“中国鞋都”的称号。那时候,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也很支持这个想法。但是,我觉得不能只是你有6亿双鞋,就是“中国鞋都”。还应该要看鞋子的质量。而且,不仅仅是有国内市场,还要有国际市场,更重要的是看发展后劲,要有科技支撑,鞋要有技术含量。

  当时,我与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徐永同志商量,要订几个“中国鞋都”的条件。经过几年努力后,提出申请,我们组织专家来进行考核、评审。达到标准,才能命名。从1999年到2001年,温州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做到了,而且温州鞋在社会上小有名气。在2001年,温州鞋业通过专家的评审,达到了要求,温州终于获得了“中国鞋都”这个荣誉称号。之后,每次复查,温州不仅达到要求,而且在许多方面都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从2001年到2013年,经过12年的努力,温州由当年的6亿双鞋到现在的13亿双鞋,增长率达到117%,产值从300亿元到了852亿元,增长率达84%。其间,不仅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也在提高。出口从7.94亿美元,到现在的51.56亿美元,增长率达588%。此外,还有其他方面的荣誉,全行业拥有中国出口名牌3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中国出口免检商品3个,还有82个中国驰名商标。

  全国轻工行业共有特色区域215个,其中浙江有65个,占了近三分之一,温州有8个。全国的地级市有300多个,特色区域平均下来,一个地级市都分不到一个,而温州却拿了8个。这足以说明温州的鞋革业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我们国家皮革行业、轻工行业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我要向你们表示感谢和致敬。我国要实现从制鞋大国到制鞋强国的目标。温州要继续努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现在,我们国家的鞋年产量达130多亿双,占到了整个世界产量210亿双鞋的62%。其中,皮鞋8.27亿双,占到世界16.59亿双鞋的50%。在130多亿双鞋里面,出口达100.7亿双,世界贸易量122亿双,也就是我们的出口量占了世界贸易量的82%。我们鞋的出口销售额是433.6亿美元,整个世界贸易额是987亿美元,占了44%,其中,皮鞋,销售额108亿美元,占了世界贸易额466亿美元的23%。

  从这些数据看,我们已是鞋的生产大国,但从销售额、从效益看我们还不是强国。我们一双皮鞋均价只有13美元,而进口皮鞋均价在47.7美元。所以我们只是大国,还谈不上强国,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我们要从制鞋大国到强国,我觉得这个希望就在温州。温州提出打造时尚之都,这个很贴切。时尚就是符合时代要求的,高尚的产品。首先给人第一感觉就是外观。但时尚不等于时髦。我认为时尚,是绅士风度、淑女风范。时尚不仅是外观,还要看内在。就拿我们制鞋来说吧,就是在功能上要增加排湿除臭、抗菌、防震(缓震)等功能。

  我认为,温州的制鞋企业要更好地发展。首先,是我们全员的素质。包含管理层、经营层、科技层、设计层及一线员工,我们都要很好地努力。要利用好中国鞋都技术研究中心、人才培育中心和温州大学,有计划地、高标准地培养各类人才。

  同时,企业要捕抓时尚元素,为设计服务。不仅要采用三维电脑等现代化的智能工具,为设计服务。更重要的是我们设计人员要深入实际,到国内外的市场了解时尚元素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各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经营生产管理模式要与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相融合;生产鞋的工艺和装备要在引进消化吸收上的基础上,自主创新,逐步做到数字化、智能化,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核心技术。

  要发挥温州的优势,打造国家级的绿色环保制革基地。现在我们每年所需要的皮,50%是进口,还不够应用,还需要进口成品革19万吨,大概要28亿美元;半成品革要81万吨,大概要16.5亿美元。就这样,还不能满足我们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我们应该要向国家发改委建议,建立定点牧场,与我们制革基地联结起来,这样才能发展出高档的鞋革。

{page_break}

  还要推进品牌培育,与提高品牌的集中度相结合。我们的品牌太多,需要通过企业之间的兼并,来提高行业的集中度,从而提高品牌的集中度。

  在考虑制作时尚鞋的同时,还要考虑特殊的群体。比如体育运动的鞋、跳舞蹈的鞋、特殊工种的鞋,例如田径比赛的鞋、跳芭蕾舞的鞋、消防鞋等。消防鞋指的是有消防任务的时候,消防队员要在烈火中救人、灭火时用的,耐砸耐火。我曾经看过一个片断。一个鸡蛋放在消防鞋里,用几十公斤的重物砸下来,把鞋打开一看,那个鸡蛋还完好无损。再说运动鞋,除了我们常穿的外,还有田径的、举重的、体操的等等,各有不同要求。大家都知道阿迪达斯。在1936年,德国柏林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一位美国田径运动员穿着阿迪达斯的鞋参加比赛,一个人得到了4个冠军。在奥运会开赛前,他先是穿有传感器鞋垫的鞋去训练,测试他的受力部位在什么位置。他比赛用的田径鞋,就在相应的部位,放上了钉子。就这样他跑出了最好的成绩。阿迪达斯也一举成名了。

  我们相信,温州鞋革业在自主创新、工艺技术、机械设备、品牌文化、企业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再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到2020年时,温州是能够实现“时尚之都”,是能为我国实现制鞋强国的宏伟目标,作出重要贡献的。

  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温州明天更辉煌!

  陈士能

  2014年11月

  人物印象

  他是温州鞋创新发展的引导者

  (讲述人: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理事长、康奈集团董事长郑秀康) 陈部长第一双温州鞋出自康奈

  1999年元月,也就是陈部长信中所提到的,国家轻工业局要召开厅局长会议暨轻工工作年会。当时,陈部长提出,为了“呼吸改革开放的新鲜空气”,总结民营企业发展的经验,更好地了解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浙江民营企业,国家轻工业局会议放在浙江召开。陈部长不仅把那次的会议闭幕式安排在温州,而且还在温州召开了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陈部长和各位厅局长与企业家面对面对话,我们民营企业家感到十分亲切。

  当时,我公司名称叫“温州市长城鞋业公司”,由于率先完成了机械化改造和高端皮鞋制造,长城鞋业的企业知名度和康奈皮鞋的品牌美誉度在那时都是相当高,已经被中国皮革协会评定为“中国真皮鞋王”、“行业排头兵”企业。

  在那次厅局长会议期间,陈士能部长、潘蓓蕾副部长一行100多位领导来到“长城鞋业公司”(康奈集团前身)视察。可是当时温州鞋的形象并不是很好,我们已具备了生产高档欧版鞋的能力,所以就想为重塑温州鞋的形象作一个贡献,于是就给每位视察领导都准备了一双高档欧版康奈鞋,这些鞋子给领导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称赞康奈皮鞋为国内一流水平。也是这样的机缘巧合,陈部长的第一双温州鞋就出自康奈。在企业生产车间,陈部长一行人对康奈的制造技术和工艺水平赞不绝口。

  他常与时俱进建议企业改战略

  陈部长对康奈的发展一直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不管是在位或是退居二线,他多次前往康奈视察工作,给我们极大的关怀和勉励。在2010年12月,康奈举行公司成立30周年庆典,陈部长还到场祝贺。他曾对康奈提出,企业要增加品牌附加值,通过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有效劳动生产率创造新的价值;充分利用机器换人解决劳动力成本的问题,做好转型升级,塑造好品牌,通过提高品牌的附加值来提高企业竞争力。

  陈部长一直引领着我们鞋革业的发展。他关注鞋革企业的动态,并指导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