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g Joo Kim:把MCM推上巅峰的女人
来源:2014/11/28 16:34:00分类:财富故事原名Michael Cromer Munich的德国皮具生产商MCM在1976年创立,在上世纪80年代以其华丽的标志风靡一时——其中涵盖超过500个产品种类,范围从手袋、箱包、鞋甚至是网球拍——还有Cindy Crawford拍摄的广告。据市场人士透露,在90年代中期, MCM经营了140家精品店,产生的销售额约为3.5亿。但是几年后,公司的命运了发生了一个逆转,其当时的老板进行了逃税的调查。 1997年该公司进行了重组并出售了它的许多商店和商标专用权。 1998年,该业务由一家缺少时尚品牌管理经验的瑞士投资集团收购,使得前不久仿冒品充斥市场,严重削弱MCM的吸引力。
近10年后的今天,根据该公司提供的数字MCM 2014年的销售额设定为6.5亿美元,,并已建成了300家门店网络遍布35个国家。其中40家店都在中国这个MCM增长最快的市场,该公司计划2015年新开3家店。的确, MCM的江山再起显著一部分可以归因于该品牌的知名度与中国消费者。
两个星期前继品牌的首款时装秀在北京举行,访谈MCM控股公司(母公司MCM )和MCM产品公司的主席Sung-Joo Kim,谈怎么吸引中国客户、打造品牌超越它的标识和如何发展西方市场。
起初你为什么决定投资MCM这个品牌?
SJK :90年代以来,我取得在韩国特许经营权的欧洲品牌并推出如 Gucci、Sonia Rykiel和Saint Laurent。 MCM与我们关系很好,我们是第一个在韩国取得海外授权分销和为韩国和美国市场生产手袋的。到1996年品牌正在面临某些问题,但也无碍它的成功。因为它在德国是比Louis Vuitton更受欢迎,并在亚洲也做得很好。但原来的创始人有一些个人问题使品牌消失匿迹。
然后将其出售给瑞士的新主人,但他们在管理奢侈品品牌方面欠缺丰富的经验。当时韩国感受到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所以我重组我公司,除MCM外出售了大部分我的牌照。到2005年, MCM仅仅在韩国便有一亿美元业务的好成绩。我们仍然支付高额的专利费,所以我们决定运营品牌的各个业务环节,并取得MCM控股和整个全球市场的所有权。
你对MCM的愿景是什么?
SJK :在我买的时候这个品牌的时候,在欧洲MCM其分销渠道和产品质量方面有所瑕疵。我知道,为了恢复其豪华的定位我不得不把它清理干净。我们关闭了我们大部分的批发账户和在许多国家和当地通过关闭门店来终止授权业务,除了韩国以外全球市场为零。我一直认为,未来MCM的市场是亚洲,所以我们开始固定在一线城市黄金地段。我们终于在2010年在中国开设了第一家精品店。
把一个全球性的品牌的总部设在亚洲曾被认为是一个障碍,现在却突然成了一个力量。该计划是强调品牌的传承德国和意大利工艺而在亚洲发扬光大,尤其是韩国和中国最大化其受欢迎程度。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