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午,记者沿着九瑞大道,行驶到九江县港口镇生机林村后,再从055乡道上行驶了6.5公里,这才到九江县赤湖工业园,沿途问了几位村民赤湖皮革城的地址,可他们仿佛从未听说过。
“我不知道,你去问下别人吧。”村民指着通往工业园的路,并示意记者去向别人打听。询问未果后,记者只好开启导航,搜索到赤湖皮革城后,经过十多分钟的车程,终于到达工业园区。尽管赤湖皮革城是一个大项目,但为了找到它,记者还是花了不少时间。
在赤湖皮革城的工地上空无一人,由于长时间无人打理,工地上的杂草已经长到近一米高。除此之外,脚手架的腐蚀程度也证明了这个项目已经停工相当长一段时间。
在工程内部有一家搅拌站,“以前是给皮革城提供混凝土的,由于停工,我们只能往外送了。”对于赤湖皮革城的突然停工,这名工人并未多说,不过,他告诉晨报记者,工程停工大半年,赤湖皮革城也破产、清算了,现在由承包商在接管,他们在旁边的销售中心出售厂房。
在营销中心的办公楼里,百余平方米的销售中心仅一位工作人员负责。在大厅里有一个关于占地600亩的赤湖皮革城规划沙盘,其中包括:名展馆,商场,厂房等模型。
记者向工作人员询问购买商场等业务时,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随后从楼上叫了一位叶姓经理下来接待。
“目前我们只卖厂房,商铺这块还没开始卖,那一块需要等到明年。”叶经理下来之后介绍,由于管理层内部出现了一些矛盾,所以工程停了一段时间,需要等到明年才能重新开工。
“不要听他们的,赤湖皮革城项目欠了他们很多钱,所以他们在这里卖厂房。”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整个工程基本上都处于欠款状态,所以这个项目近期内基本上不可能重新开工建成。
拖欠了数亿工程款
眼看着2015年就要到来,王华(化名)再次变得焦虑不安,对于去年被上门讨账的经历,他记忆深刻,今年又开始了。去年幸好九江县政府先行垫付了40万元,让他暂时渡过了难关,但是今年,他却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王华是一位外墙油漆的包工头,平时比较勤奋,攒下了不少积蓄,可是自从通过朋友接下九江县赤湖皮革城这个工程后,他不但拿出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了近200万元的外债。
“我有一个朋友认识赤湖皮革城的董事长黄敏,所以就帮我接下了皮革城1标和3标的外墙油漆工程。”王华说,这个工程的利润还可以,只是需要全部垫资,等工程验收之后三个月之内付清。
虽然工程存在风险,但一想到黄敏已经投入了2亿资金,王华的顾虑便小了很多,因为他只需要垫付200多万元的资金。
签订合同之后,2013年8月,王华就带着人进驻了工地,直到2014年4月,王华发现很多工种都停了下来,而且还有风声传出黄敏资金链出了问题,于是他也把工程停了下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开过工。
与王华一样,在赤湖皮革城工地上,所有包工头签订的都是全部垫资的合同,当王华停下工程的时候,他已经垫付了270多万元。
“这笔钱在所有的包工头中,还算是比较少的。”王华告诉记者,整个赤湖皮革城项目共划分了5个标段,他所参与的1标和3标共有40栋建筑,每栋建筑的造价大概在2000万元左右,这些钱基本上都是由包工头垫付。
“今年9月份,皮革城项目的承建商又找到我们说,资金很快就能到位,希望我们能尽快把工程扫尾。”王华说,仅1标和3标就拖欠了数亿元的工程款,所以没有一个包工头继续开工。
“大动作”致资金链断裂
没有人继续开工,皮革城项目就这样被停了下来,从记者得到的一份九江县法院发布的公告来看,在2014年9月,九江赤湖国际皮革工业城有限公司就面临着破产、清算。
没过多久,公司又被更名为九江领风皮制品工业城,另外,记者还证实到,黄敏已经被九江县公安局关押在九江县看守所。至此,这个投资几十个亿的项目还没有建成就宣告破产。
尚未建成就宣告破产,那又是出于什么目的投资建设这个项目?晨报记者从王华处了解到,黄敏曾听闻东部沿海的皮革市场要向中部转移,所以便率先在九江县投资了一个加工、销售一体的皮革城项目。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九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监察股工作人员冯斌的默认,“人家的支柱产业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转移到中部,黄敏还是太急了一点。”
太急也是这个项目破产的原因之一。据冯斌介绍,整个皮革城项目总共有93栋建筑,仅有7栋没有建设,同时开工建设了86栋,而且开工的建筑有80%完成了主体,但能交付使用的却没有。
“一下子把架子拉的太大了,而且还是同时建设,即使前期都由承建商垫付,他也要投入绿化等设施建设,而且在九江市区还弄了一个办公地点,请了几十个员工,这里一年也需要近千万的花销。”冯斌告诉记者,框架太大导致需要花销的地方太多,再加上招商困难,这些因素一下子就拖垮了黄敏的资金链。
据冯斌介绍,在赤湖皮革城宣布破产时,整个皮革城里也只有黄敏投资的几个小型工厂,而且跟皮革城一起倒闭。
“如果黄敏的动作要是小一点,将整个工程分几期慢慢做,说不定现在会是另外一种结果。”冯斌说。
政府重新招商,欲盘活皮革城
无论原因如何,赤湖皮革城破产的局面已经无法改写。黄敏曾在媒体上表示要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在园区形成年产值500亿元的皮制品产业,除每年过10亿元的税收外,更要解决5万余人的就业问题。可不到一年,这个项目就已经搁浅,但600亩的土地,投资数亿元的厂房,难道真的要沦为一片烂尾楼?
就赤湖皮革城停工一事,记者找到赤湖工业园管理局。分管宣传的一位副局长表示,关于皮革城的具体情况,他并不是很清楚,但是他们肯定不会让这个项目就此烂尾。
“这个项目停工之后,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甚至成立了专项处理小组,目前九江县政府和我们管委会都在积极重新招商。”该副局长说,招商情况还比较好,已经有投资商打算接手。
对于有投资商打算接手的事情,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确实有投资商对这个项目感兴趣。
“招商嫁接确实是盘活这个项目的唯一出路,因为这个项目太大了,九江县财政根本没有办法吃下来,像去年为了解决这个项目欠薪问题,九江县拿出了2000万,这已经到了极限。”知情者说,现在只有等投资商确定了投资意向,九江县政府才会出面协商,清算赤湖皮革城的账务,而在此之前,九江县政府不会有太大举动。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