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时尚折扣电商outnet(颇特莱斯)在华遭遇水土不服或撤店。在outnet即将迎来入华三周年之际,有消息称公司董事总经理Stephanie Phair等英国总部管理层突降上海宣布裁员,裁员幅度高达95%。另外,据透露outnet可能会撤出中国。
虽然官方未给出解释,但不难看出outnet在华受阻似乎在情理之中。在国内,广告战与价格战成为国内电商的常态,定位高端时尚女装的outnet在华的资金投入显然不足,且设计师品牌概念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未被培养起来。另外,近两年海淘、代购成为新热点,众多国际电商如天猫国际、亚马逊中国等纷纷推出海外直邮服务,使得消费者有了更多产品选择且价格实惠。
过去三四年,国外一大批时尚电商登陆中国,如英国最大潮流服饰电商ASOS 、意大利奢侈品电商集团Yoox SpA 旗下的yoo和thecorner、亚马逊集团旗下的时尚电商Shopbop,但这些国际电商无一例外地少被关注,可谓惨淡经营。如ASOS,该电商上线中文网站后业绩持续放缓,最后不得不登陆天猫,借助中国最大的第三方电商平台打入国内市场;另外,还有美国百货公司内曼·马库斯,该集团同名电商品牌入华半年不到便走向夭折。
相关链接:
去年,美国艺术家瑟夫·劳勒斯就给热衷圈地的商业巨头们当头一棒。在瑟夫·劳勒斯推出的一本名为《黑色星期五:美国购物中心的倒塌》的摄影集里,展示了美国各大濒于荒废的购物中心现在的样貌——宛若一座座“鬼城”。
自上个世纪以来,购物中心的繁荣使得“Shopping Mall”成为美国经典文化的一部分。但根据美国一家地产分析公司CoStar Group的调查报告,在今后5年内,美国境内15%的购物中心将停业关闭,“50年来购物中心对于人们消费的统治将最终结束”。
分析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经济萧条、网络购物兴起、购物中心环境变化,以及新型城市商场的产生等。
这种状况也已经在中国显现。在银泰集团董事长沈国军看来,各地纷纷兴建购物中心、产业园区,是比住宅更严重的一场泡沫。供大于求的现状很严重,不是一般的严重,严重到就是在一个很小的区域里面,如在浙江某个县级市,单体超过1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有20个。
因为综合体严重过剩,去年6月杭州市发改委紧急叫停杭州城北城东的商业开发。不知道这种刚刚在我们生活中培养起来的消费习惯什么时候也会结束统治。
购物中心这种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商业模式,正在中国迅速崛起。最近,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联合德勤中国等机构发布的《2014中国购物中心与连锁品牌合作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在建的购物中心面积最大的前2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13个。
这份报告称,2014年至2016年间,全球在建购物中心面积最大的20个城市中,除了中国的13个,其余外国城市包括伊斯坦布尔、莫斯科、吉隆坡等。上海、成都和深圳在建购物中心面积为330万平方米、320万平方米和260万平方米,分列全球前三位。
万达集团2014年新开业24个万达广场,包括广州增城、满洲里、银川西夏、常州武进等地;银泰布局唐山、攀枝花等区域二三线城市;华润也强化多品牌扩张计划,旗下华润五彩城的复制在提速,已布局19个城市。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