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10年前的一份公文,在相隔千里之外的陕西“重出江湖”,这样听起来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就在陕西岚皋县政府官网上演了。虽然说,“双胞胎”公文近年来屡屡被曝光,但是这样“炒冷饭”炒出10年前公文,而且居然还很“应景”的情况,着实比较少见。 为什么10年前的公文如今用在这里还是没有“违和”感呢?这首先就暴露了公文写作中的一些不良风气。公文写作本应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和实际工作基础上的,然而,一些人却将其视作“文字搬运游戏”,就靠网络搜索、拼凑,这样的公文不仅假大空而且极其容易“撞脸”。也就是说,抄袭的背后其实就是浮夸和懒惰的文风。而文风不正,根在作风不实,一些人之所以写不出来“干货”,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对待工作的态度有问题,作风本身就有“痼疾”。在他们看来,公文写作只是为了让领导看、让上级看,所以,即便是照抄照搬也不会被发现。再加之一些地方的工作作风有“通病”,工作不踏实、公文不扎实,只能是含含糊糊,“好像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说”,这才导致了“万能公文”,即使是在10年后都还能“恰如其分”。 可见,“照搬公文”的背后不只是一个人的文风问题,更是折射了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地区的作风存在的问题。对待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讳疾忌医,只是对个别人员进行惩处,而要进一步追问、深究,找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转变作风、转变思想、转变态度。
相关链接:
在选调生考试中,通知按照内容和用途可分为发布性通知、指示性通知、知照性通知和转发性通知。不同类型的通知,其正文写法有所不同,中公选调生考试网主要针对通知的类别与写作要领进行详细讲解,希望能够给参加选调生考试的同学们一些借鉴。。
1.发布性通知。这种通知用于发布规范性文件、下达计划和印发领导讲话等。
标题有时使用“发布”字样,有时用“印发”字样。
发布性通知的正文结构简单,篇幅短,一般只写明发布对象名称及执行要求,如“现发布《XXXX》,自XXXX年XX月X日起施行”或“现将《XXXX》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正文后直接附以印发和发布对象,不必标注“附件”字样。
2.指示性通知。这类通知用于向下级机关指示、部署工作任务。
正文的结构包括通知缘由、通知事项和执行要求三部分。开头要明确交代制发通知的政策法规依据或事实依据,以概括简练的语言,说明行文的必要性。主体部分写指导思想、任务、要求、方法和步骤等,一般采用并列式结构,分条列项写,可以列小标题,也可以每段第一句作为中心句,概括该项的内容。结尾对通知精神加以强调,提出贯彻实施要求。
3.知照性通知。这类通知用于一些不需要直接执行或办理的事项。如节假日安排、人事任免、机构设置或调整、印章启用或更换以及召开会议等,主要起交流情况、传递信息的作用,发送对象较广泛,对下级、平级机关均可发送。
这种通知内容单一,篇幅简短,一般不需对事项加以评论,文中一般也不涉及直接的执行要求。
4.转发性通知。这类通知适用于转发上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或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
这种通知的正文都比较简短,是针对被批转、转发公文所加的按语。其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与发布性通知相似,只需写明被转发文件名称和执行要求即可,如“现将XXXX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另一种篇幅较长,除上述内容外,还要再加上转发批示,批示要紧扣被转发文件内容,作出分析评价,强调意义,提出执行要求和注意事项。
撰写转发性通知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此类通知正文后不必标注“附件”说明。(2)行政公文中被转发批转的公文不添加书名号。(3)为避免标题出现“关于的关于”,“通知的通知”之类的赘语,可将“批转”、“转发”前面的介词“关于”省略,也可以另拟摘要,不出现被转发文件名称,只标明其文号,如:《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办发明电〔2007〕20号文件的通知》。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