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在华首试直营店

来源:2015/5/26 22:48:00分类:上海
金媛媛
22:48
热门跟帖

  作为全球最大的传媒巨头,迪士尼集团的商业模式一直被业内所津津乐道。虽然以米老鼠等动漫卡通起家,但其生意来源早已衍生出五大业务板块——“广播电视传媒”、“主题公园及度假村”、“电影电视娱乐”、“消费者产品”和“互动媒体”。

  前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迪士尼商店的衍生品销售每年都是计入“消费者产品部”的营收板块,这一业务让迪士尼品牌延伸至零售业。

  根据迪士尼的财报显示,2014年迪士尼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为488.13亿美元,其中“消费者产品”板块营业总收入39.9亿美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8.17%,而这一数据较2013年“消费者产品”相关数据同比增长12.39%。在2014年的“消费者产品”板块中,“特许授权+出版”与“零售+其他销售”分别为25.4亿美元和14.5亿美元。

  作为将迪士尼塑造的动漫品牌转化为真金白银的一道重要“工序”,氛围营造被迪士尼商店视为成败的关键,经过包括米奇和米妮、迪士尼公主、皮克斯、漫威等几个主要的购物区,消费者似乎很难抵御住“消费冲动”的诱惑。

  虽然迪士尼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正式进入中国,但此前迪士尼的消费品经营一直是以特许授权的形式在进行。直到如今第一家直营店落户上海后,未来将如何处理直营店和代理店的关系也成为外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虽然我们在全球拥有300家迪士尼直营商店,但是在中国除了上海以外,目前还没有在其他城市扩张直营店的计划。迪士尼希望试着先运营好这家店,然后再慢慢来计划其他新店的开设。”前述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迪士尼对授权代理店的数量不会进行限制,因为直营店与授权店的商品99%都进行了区分错位,因此不存在同业竞争的风险。”

  从20世纪30年代迪士尼在中国放映了第一部动画片,到如今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共有超过3000名员工,迪士尼在华的业务开展也几乎复制了与美国一样的商业模式。

  据迪士尼方面介绍,除广播电视业务在中国难以频道落地之外,公司在华业务范围几乎遍布了影视娱乐、主题乐园及度假区、消费品、媒体网络、互动媒体以及英语语言培训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9月,迪士尼在中国的首座主题乐园香港迪士尼乐园正式开园迎客。2008年第一家迪士尼英语落户上海。2011年,华特迪士尼公司与其合资伙伴上海申迪集团宣布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破土动工。2015年5月20日,上海迪士尼旗舰店在陆家嘴开业。

  对于多年积攒的品牌基础,国泰君安一位传媒板块研究员指出,借助动漫领域深厚的文化底蕴,迪士尼公司经营模式凸显出“乘数效应”。 消费者对迪士尼塑造的卡通人物形象及系列产品会逐步形成品牌认同。

  具体而言,迪士尼公司可从相关的特定产品、形象、商标或服务中重复地获取利润,形成乘数效应。如此一来,从上游源头的动画制作到第二轮次的主题公园创收,乃至最后的品牌产品和连锁经营,迪士尼公司利用了“迪士尼”品牌作为乘数,以此乘以各种经营方式来收获巨大利润。

  据了解,目前迪士尼公司的经营范围不仅覆盖了动画电影行业,还涉及手表、饰品服装、箱包、家居用品、毛绒玩具、电子产品等多个产业,公司在全球拥有几千家品牌授权企业,整体商业价值颇为可观。

  事实证明,大多数迪士尼授权商的市场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迪士尼的品牌效应。比如香港迪士尼的建成已成为香港旅游业发展的新引擎,而且带来了资本市场的积极回应。而得益于香港迪士尼乐园品牌的辐射效应,堡狮龙和佐丹奴作为迪士尼的合作伙伴和特许经销商也取得了较好的超额收益。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