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健章投身鞋业已有20年。1995年,21岁的他拿出仅有的5万元,与朋友合作,正式进军鞋业。
“最开始是从批发做起,靠大数量批发赚取利润。”潘健章说,后来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流通渠道扁平化趋势加强,鞋业批发商的日子也开始不好过。于是从2005年开始,他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帮大品牌企业做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和代工生产,相比之下,订单与利润得到保证。
然而,在电商的冲击下,传统的鞋业在2013年也遭遇“寒冬”。以女鞋为例,据国内四大女鞋类上市公司发布的财务数据显示,其中“达芙妮”2013年核心品牌同店销售下跌10.4%;2013年12月1日至2014年2月28日的3个月,“百丽”内地鞋类业务同店销售下降2.7%,是自2007年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
作为产业上游的制鞋业受影响更为明显。传统的制鞋业始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人工成本增大、原材料上涨、库存压力大的情况下,制鞋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不少制鞋企业遭遇生存危机。
以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为例,鼎盛时期九江鞋厂多达100多家,而如今只剩下20多家。“缺乏自主品牌是南海鞋业衰退的重要原因。”一位行业人士称。
“每个人都需要穿鞋子,有企业将鞋子当成一种介质,加入了科技新元素,创新出来‘防丢鞋’,这样的新功能击中了市场的消费者诉求,也就能够在行业竞争之中突围出来。”潘健章也想在“功能化”上下功夫。
2012年初,他与有着近30年足健经验的“TOG加拿大足健集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为GaitScanTM健足仪和TOG健康定制减压鞋垫中国区的唯一总代理。
“TOG采集了庞大的人体脚部数据,通过数据做出专业的分析,研究出了减压鞋垫。”潘健章说,TOG的产品主要还是针对医学矫形和治疗保健,价格相对较高,一双鞋垫都要3000多元以上,导致了TOG保健鞋垫难以在中国普及,但国内市场上对保健鞋垫的需求又相当大。因此,潘健章决定引进TOG保健鞋垫的技术,结合自己公司多年设计和制鞋的经验,生产一款适合广大消费者的保健鞋。
“现在很多上班族,比如空姐、护士等,因为工种比较特殊,需要长时间站立。我们会根据不同的行业属性,为该行业的上班人士定制能减少脚底压力的保健鞋。”潘健章说,“站適”可以保健鞋帮助人们缓解、分散压力,成为脚的保护品。之所以取名“站適”,是因为“適”乃“适”的繁体字,“站適”即站得舒适。
潘健章表示,在普普通通的一双鞋子的基础上,实现功能化提升,让产品在市场上突颖而出,产品附加值也得到提升。“现阶段的创业不比当年,创立自主品牌,定位要更有聚焦,要做‘小而美’的创业,目的在于专门解决消费者某种诉求,或者通过创新产品引领一种新的生活消费方式,正在于切中某个诉求去实现功能化。”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