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地震中吉隆口岸受损严重,目前日喀则海关下属吉隆海关各项恢复重建工作正有序展开,进一步带动边民依靠边贸增收致富,助力我区外贸大通道发展。
日喀则海关副关长普布顿珠表示,虽然同属“4·25”地震重灾区,但较樟木口岸而言,吉隆口岸受灾相对较轻,由于地震造成樟木口岸对外贸易功能暂时丧失,未来1至2年间,吉隆口岸贸易量有望大幅增长,这给吉隆口岸带来了新机遇。在口岸正式重新开放前,向边民宣传政策、加强自身业务建设以及优化业务流程等是吉隆海关目前的主要工作。
普布顿珠介绍,由于吉隆双边性口岸去年12月才启动运行,当地边民从事边贸的时间较短,对各项贸易优惠政策仍不够了解,目前海关正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更多边民掌握政策,为下一步投身边贸做好准备。同时,为应对口岸重新开放,吉隆海关还将提高自身业务建设,学习合理科学的业务流程,建立具有吉隆特色的监管模式。
据了解,目前,吉隆口岸主要出口商品为服装、日用品、活羊等;进口商品包括大米、面粉、铜制品等。2014年,监管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货运值达3006.49万元,同比增长3.46倍,其中进口货物1366.05万元、出口1640.44万元,分别增长1.52倍和11.37倍。
“吉隆口岸有着天然的优势,我方货物从这儿运出后,可分两路,分别运输到加德满都与博卡拉,其后从博卡拉运输到印度也极为方便,我相信吉隆口岸是西藏未来最具潜力的口岸之一。”普布顿珠说。
相关链接:
昨天上午,市长裴金佳调研我市进出口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进出口运行情况,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现场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企业如何塑造品牌?如何进行供应链运营管理?”“企业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政府还能在哪些方面提供服务?”裴金佳先后前往斯巴特进出口有限公司、嘉晟对外贸易有限公司、建发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听取企业负责人汇报企业的生产经营、出口、订单等情况,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现场。随后邀请我市11家外贸企业代表进行座谈,详细了解当前经济形势对外贸进出口的影响,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企业融资门槛提高等给企业带来的压力,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外贸发展遇到的问题。
裴金佳指出,外贸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总体上是健康的,去年我市完成出口531亿美元,占全省出口额的半壁江山。我市进出口企业要把创新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苦练内功,注重塑造品牌,加大力度发展电子商务,完善供应链的平台建设,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要结合生产性服务,与生产基地进行有效对接和互动。他说,未来厦门将开通到欧洲的铁路,同时加大力度开通海上航线,他鼓励进出口企业抓住“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机遇,不仅自身主动走出去,而且还要引导支持其他制造业企业走出去。要加强腹地建设,不断开辟新的市场,用好电子商务跨境平台,大力发展大宗商品交易。
裴金佳表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改善服务,提高效率,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要将企业的建议和意见梳理后,尽快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在金融、退税、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对企业给予扶持。口岸部门要继续改革创新,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努力帮助企业改善通关环境,让进出口企业感受到更加便利,推动我市对外贸易不断发展。
副市长倪超参加调研。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