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店是什么?问题该如何会带?

来源:2015/8/31 22:31:00分类:产业透视
金媛媛
22:31
热门跟帖

  百货店开始了集体转型。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想重拾自营模式,或许,走得太远,已难回头。

  有的改头换面,思考如何将联营制做得更好,有的则开始彻底向购物中心靠拢。然而,或许它们既不完全自信,也似乎难以让别人真正相信,这是百分之百正确的路。

  1917年,中国第一家由华人自建的百货大楼先施公司诞生,作为上海第一家集百货、酒楼、旅馆和娱乐设施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商店,连外国人也叹为观止,称其为“世界的市场”。

  而在1936年建成的大新公司,为了超越先施、永安和新新这几个前辈,不断革新:全天候开放空调、在亚洲最早安装轮带式自动扶梯、在地下室专售廉价商品;5楼设舞厅和酒家;6 10楼设大型游乐场和屋顶花园,可同时供万人参加游乐活动及登高览景。

  上世纪50年代,在“全国保北京、北京保大楼”的背景下,北京市百货大楼成为当时全国首屈一指的“四全商店”——门类全、档次全、品种全、规格全,甚至被认为是长城和烤鸭之外,首都的第三个标签。

  在中国,从前的百货店,在时代变迁中无一不拥有各自鲜明的个性。

  今天呢?百货店的面目有些难说清了,它是王府井、新世界、燕莎、银泰,名字虽不同,却很难说出实质区别。

  或许还会有人将“大悦城”划为百货——如今,想要区分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们看起来太像了。

  这就是今天的中国百货业:不同品牌的百货店不仅彼此相像,还集体和购物中心“撞脸”。

  百货店是零售商,自己花钱进货然后卖货;而购物中心则是商业地产商,它们盖好了铺面,再租给不同的品牌。开杂货铺和做房东,就是二者赚钱模式的不同——一个是赚取商品差价,一个是收房租。哪种钱好赚,似乎一目了然。

  于是,中国百货们逐步抛弃了传统百货业的自营模式,创造性地开辟了联营制的捷径——百货公司从开发商手里租来经营场所,再将其分租给品牌商收取租金,按商户销售额以一定比例抽取扣点作为盈利来源。

  不用承担销售、库存等经营风险,不占用大量资金和人力,何乐而不为?

  就这样,百货公司们变身为“二房东”。

  联营模式的确曾给中国百货业带来过舒心的日子。然而,走捷径亦有代价。

  在货品和渠道越来越丰富的时代,尤其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百货店处境并不舒心——千店一面、同质化竞争还只是表面,既不拥有物业也不掌控商品,可能才是最闹心的事。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