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小编实地探访了城西乐宾百货及西单百货,第一印象则是不管是外部硬件设施还是内部业态及品牌都比较老旧。尽管乐宾百货与西单百货分别背靠光华村与金沙商圈,周边居住人群众多,然而,到这两家百货店内消费的顾客实则少之又少,尤其是乐宾百货,用门可罗雀来形容或许都不过分,而其顶层部分不少店铺与区域闲置,一派凄清苍凉的景象。
用“内忧外患”来形容目前百货业遭遇到的市场困境或许正好合适,在外部环境方面有购物中心的夹击与电商的冲击,而在自身问题中,又不得不面临人力、物力、租金等成本上升的窘况,再加上受品牌及业态单一化带来的商品库存,更是让百货业倍感“压力山大”。
从经营现状与周边消费人群综合来看,乐宾百货落得如此境地,似乎有点no zuo no die,都是“不思进取”惹的祸。而如此这般对于时代与大众需求变化的不及时把控,在RET睿意德策略顾问部高级经理黄萱琦女士看来正是目前国内百货行业整体萧条的最根本原因。
她以10年前与10年后的物质消费环境与购物心理差异来进行分析,10年前大众进入到商业场所的目的就一个——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所以百货在楼层设置与业态规划上指向性明显且较为单一,如负一楼为超市、一楼为化妆品专柜或鞋包等、二楼为淑女(少女)装、三楼为普通女装、四楼为男装、五楼为运动及户外用品等。
然而,10年之后,随着物质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人们进入商业场所的目的不再只有购物而已,同时还对除物质需求之外的精神层面的满足提出了要求,而此时购物中心对于生活方式选择与体验感的供给则如“一个萝卜一个坑”一般地进入到了大众视野。
而除此之外,在对百货业关店声音不断的原因解读上,第一太平戴维斯华西区项目及开发顾问部高级助理董事罗元均还提到了国内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他表示,近年来尤其是2014年以来,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居民消费信心降低,导致整体零售商业增长乏力。而对照着时间,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正是百货关店潮的高峰。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