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奢侈品,简称“轻奢”。主要含义分为两个方面:即顶尖设计师原创设计和高品质面料工艺;是一种较为小众的的消费品,绝不会像快时尚品牌那样成为街牌。此外,与唐纳·卡兰(Donna Karan)、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香奈尔(Chanel)、普拉达(Prada)等奢侈品大牌不一样的是,轻奢侈品牌既讲究品质,价格也不会像老牌奢侈品那样可望不可及,轻奢侈品牌定位一般是中高档,普通小资人群即可消费得起。
近年来,奢侈品市场不断在衰退,特别是2015年,老牌奢侈品在中国的销售情况不容乐观,出现了关店和降价甚至撤离香港的情况。2015年的上半年,光是爱马仕国际(Hermès International SCA)亚太地区销售增速就放缓至7%,普拉达(Prada)2015年一季度中国市场收入更是暴跌近20%。而今年业绩持续倒退的古驰(Gucci )集团更是在二季度进行了高达50%的降价,试图通过罕见的、长时间的促销提振销售。
此外,意大利奢侈品集团Tod’s Group SpA 上半年净利润则下跌10.3%至 5037.9万欧元,上年同期为5615.4欧元。同为意大利奢侈品集团,AeffeSpA公布2015年上半年财报,截至至6月30日,集团上半年净利润仅录得3.5万欧元,收入增长6.3%至1.287亿欧元,固定汇率下增幅4.4%。
面对如此不乐观的情况,为了拯救颓势,老牌奢侈品们纷纷降价以求挽救中国市场。2015年3月份,香奈儿(Chanel)正式宣布降价,打响了奢侈品降价第一枪。之后,迪奥(Dior)、普拉达(Prada)、范思哲(Versace)等纷纷加入降价大军。除了降价,各个奢侈品集团也开始放慢在华开店步伐,有的甚至开始缩减店面,而这种情况在香港表现得最为突出,曾经在商店门口外大排长龙的场景已经不再,8月份,香港更是不断传出奢侈品牌关店的消息。
传统奢侈品大市场不好,除了“反腐”等其他原因之外,有很大原因是因为这两年来中国人的品味在慢慢改变。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品牌的知名度并不是选择商品的唯一要素,更重要的在于产品的组合、创新、更新速度以及价格定位等,这些才是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依据。这致使以“经典款”为主要销售产品、价格高昂的老牌奢侈品牌在中国的门店销售量逐渐下滑。可以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购买奢侈品不再是单纯的炫耀,而是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时尚个性的展示。在这种情况下,价格相对实惠,款式相对个性和独特的轻奢侈品、定制品牌兴起。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