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H&M门店标配的旧衣回收项目

来源:2015/10/22 18:26:00分类:新闻速递
金媛媛
18:26
热门跟帖

  H&M各门店会定期将回收的衣物汇集到指定的回收点,然后由I:CO将这些衣物送往最近的回收中心,有的是SOEX的工厂,有的则是当地的合作伙伴。目前,这家回收公司的合作伙伴还包括Esprit、C&A、Adler、Puma等品牌。

  在产品泛滥的背景之下,作为H&M门店标配的旧衣回收项目,在消费者中收获了一定的知名度。除了门店内的横幅广告以及旧衣回收项目落地中国的短暂宣传,公众很少在其它渠道看到H&M针对项目的宣传。

  但“精明”的中国消费者都已经习惯了在收银台旁边的那个绿色回收桶,不时有人熟练地将打包好的旧衣服交给店员, 换取优惠券后继续消费。

  除了旧衣回收,2013年H&M还和国际纺织品洗涤及护理标签协会Ginetex共同开发并推出了一项新的标识: 聪明洗护(Clevercare.info),这个向日葵形状的标识被放置在大部分H&M产品的洗水标签上。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醒消费者,我们可以减少洗衣次数,洗衣温度等。让这些产品更耐穿。

  在中国的旧衣回收项目中,在对回收衣物的价值进行综合估价后,I:CO会支付H&M相应的费用,并承诺每回收到1公斤衣物,就会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赠0.02欧元。

  H&M旧衣回收项目相关负责人还告诉CSR环球网,企业从旧衣回收项目获得的盈利将全部捐赠到H&M于2007年成立的环保自觉行动基金会(Conscious Foundation),专门用于投资关于纺织品循环再利用的一些创新项目。

  这些可持续产品的原料主要有更可持续的棉花,麻,羊毛;再生尼龙,聚酯纤维;天丝等。H&M的目标是最迟于2020年,确保旗下全数产品系列所采用的棉花,均来自可持续的来源。

  无论品牌、类型、新旧程度,所有衣物和纺织品都可以送往H&M的回收桶,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来说似乎是个不错的交易。

  当然,假如你不会因为有了优惠券,而买更多不需要的衣服。

  除了手上的这张优惠券,不少参与旧衣回收的消费者也会关心这些 衣物的去处。根据官方网站上的项目介绍,H&M在全球开设的旧衣回收项目都是和回收公司 I:CO合作,而I:CO的母公司SOEX,也被认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拥有先进的 纺织品循环处理工厂和工艺控制体系的瑞士集团。

  CSR环球网了解到,在接收到这些衣物以后,I:CO会根据 破损程度、 新旧程度等近 400项标准对衣物进行人工分类,将衣物分为重新穿着、重新利用、循环使用以及热能制造等类型。

  衣物完好可以继续穿着的,经过消毒清洁处理后会在二手市场进行销售。不过在中国,虽然允许回收旧衣物加工成原料,但依然欠缺在旧衣回收领域的相关法规。而在美国、日本、欧洲、非洲等都有成熟的二手衣市场,因此I:CO的二手衣服也在这些市场进行交易。

  虽然I:CO回收的衣物中有 95%可以通过某种渠道加以利用。不过,这些衣物最终只有 0.3%重新回到了服装原材料中。以H&M的“时尚新生”为例,虽然这个系列的产品以“新生”命名,但当中包含的旧衣原料也不超过20%。

  事实上,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使用回收的衣服制作新产品暂时不能给公司节省金钱,而是提高成本。I:CO的新闻发言人Matthias Lottner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现在纺织材料的循环利用更准确的应该被称作 降级利用(downcycling),因为每个使用环节都会降低材料的质量,原材料的损失几乎是不可逆转的。

  在回收利用(recycle)时,通常需要将衣物分解为更基本的原料,品质通常会降低。而 升级再造(upcycle)则是通过废弃品改造成更高品质的产品,而要实现升级再造,则需要在产品循环技术和新材料开发研究上有更多的投入。H&M似乎想要改变这样的状况。

  就像H&M多次在可持续报告中提到的,要实现纺织品闭循环(close the loop),从源头上控制资源消耗。

  除了H&M,优衣库、Puma等品牌都开展过旧衣回收。快时尚,为何都热衷于回收?

  事实上,即使是快时尚公司的巨头,也终将面临 生产资源紧俏、 成本上涨的麻烦。回收,乃至可持续原料的研发,既是为了 改变负面形象,也是为未来 获得产品原料而筹谋。CSR环球网将告诉你,快时尚品牌为何都在努力向外界展示绿化供应链的决心。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