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来到仁和春天Gucci专卖店,看到Gucci店周围已经被围起来,上面写着“调整改装”,临街门面更是被绿色脚手架包围。实际上,过去几年里,奢侈品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遭受重创,那些曾盲目扩张的品牌门店都因为购买力的大幅萎缩而选择关闭,或纷纷放缓开店计划。
Gucci中国相关人士在给记者的邮件回复中指出,“关店是为了门市布局调整。持续优化门市布局一直是Gucci零售业务中的常规项目。这些项目涵盖门市的开业,改装、迁移、结束和调整。”
Gucci于2011年在仁和春天百货开出了这间门店,这也是Gucci在西南地区的首家形象店。早在2006年,Gucci就曾率团赴成都考察,最后相中仁和春天百货,彼时由于该百货无法提供数百平方米的专卖店位置,双方无法达成合作意向,但当年,仁和春天却向Gucci高层承诺,门店将进行扩建,并将店内最好最大的面积留给Gucci。
五年前的2011年1月12日,Gucci专卖店正式亮相,是西南地区首家形象店,两层楼营业面积共计800平方米,涵盖Gucci当季全系列产品。而装修风格上,也采用了Gucci设计的斜纹LOGO,成为当时成都一处无法比拟的时尚地标。
仁和春天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Gucci店于今年1月10日就已经撤柜了,该品牌不再在仁和春天设专柜。据介绍,原Gucci店面将被品牌MaxMara租用。
1月19日中午一位曾在仁和春天Gucci专卖店工作的员工告诉记者,“仁和春天店关闭是因为合同到期了,当时签的5年合同,目前成都还剩太古里店和美美店,顾客的相关售后工作也将转至这两家店。”
早在去年就有传闻Gucci将会开始缩减门店,这与其已连续多个财报季度业绩低迷不无关系。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财报显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三季度,Gucci营收为9.24亿欧元,占集团总收入的31.9%,同比增长8.6%,但是排除货币利率等因素可比增幅为-0.4%。其中,亚太地区营收大跌17%。中国内地销售依旧疲软,香港和澳门销售恶化情况严重。
实际上,Gucci业绩下滑始于2013年,不过2015年夏天的打折促销使得其业绩看起来稍有起色,2015年二季度,Gucci在新任创意总监上任前进行了为期两个月低至5折的换季折扣活动。此次大规模促销在Gucci二季度的财报上得到了体现,Gucci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9.9%,对此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也公开承认了折扣活动对业绩增长的助益。
不过对于折扣所致的业绩增长,业界并不看好这一策略的可持续性,去年Gucci中国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承,之前的换季折扣也是为新设计作品上市做准备。而在2015年6月,开云集团还将其旗下亏损的子公司 SergioRossi转售给意大利投资机构Inverstindustrial(Sergio Ross是开云集团旗下唯一的鞋履品牌)。
此前曾有奢侈品业内人士指出,“Gucci近年来业绩下滑除款式老龄化、没有太多创新外,国内市场的价差成为了更为重要的因素。Gucci国内外起码有20%~30%的差价,国内定价太高让很多消费去了国外。在纽约的Gucci奥特莱斯店,有很多中国人在买Gucci的商品。中国人有一定的购买力,但是可能转向海外了。”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