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体纺丝是一元体系,主要涉及高聚物熔体丝条与冷却介质间的传热,纺丝体系没有组成的变化。其主要工艺过程包括纺丝熔体的制备,熔体从喷丝孔挤出,熔体丝条的拉伸、冷却固化以及丝条的上油和卷绕。
熔体纺丝纺程如图9-1所示。
熔体以一定的泵供量自喷丝孔中挤出,在纺程上熔体发生喷丝孔道中的剪切形变、喷出胀大、拉伸形变、细流的冷却和固化,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的超分子结构的初生纤维。
1、纺程上丝条的直径变化和速度分布
熔体从喷丝孔挤出后,由于熔体法向应力的作用而发生胀大,然后细流被逐渐加速、拉伸,至冷却固化后,速度和纤维直径不再发生变化。
根据细流的拉伸应变速率(即轴向速度梯度世),可以将整个纺程分为挤出胀大区、形变区和固化丝条运动区三个区域,如图9-2所示。
第一区和第二区的交界处对应于直径胀大最大的部位,通常离喷丝板不超过1omm。第二区是发展拉伸流动的主要区域,共长度随纺丝条件而异,通常在50~150cm左右。
这一区域中世出现极大值,由于空气冷却作用,此时细流温度下降、粘度增高,细流被拉长,使熔体大分子发生预取向。第二区也是控制冷却条件的关键区域。第三区为固化丝条运动区,此时纤维的速度和直径基本不变着=o,熔体细流转化为完全冷却的固态初生纤维,实质为纤维从凝固温度继续冷却到接近室温,故为冷却区。
2、熔体纺丝过程的动力学
在熔体纺丝过程中,聚酯熔体从喷丝孔挤出后,受到卷绕力的轴向拉伸作用,而丝条在运行过程中将克服各种阻力而被拉长细化。纺程上丝条的受力情况如图9-3所示。
从喷丝头(x=0)到离喷丝头x处的张力Fext(x)可表示为:Fext=Fi(x)+Fs(x)+Ff(x)+Fr(0)-Fg(x)。
式中Fext(x)为x处丝条所受的卷绕张力;Fi(x)为丝条做轴向加速运动需克服的惯性力;Fs(x)为丝条在纺程上需客服的表面张力;Ff(x)为空气对丝条表面产生的摩擦阻力;Fr(0)为熔体细流在喷丝孔出口处作轴向拉伸流动时所克服的流变阻力;Fg(x)为重力场对丝条的作用力。
在卷绕处(x=L)时,上式可写成:Fext(L)=Fr(L)=Fi(o)+Fs(0)+Ff(0)+Fr(0)-Fg(0)
上式中表面张力Fs(0)存在于丝条处于液态的小段区域,表面张力Fs(0)和重力Fg(0)在常规纺丝或高速纺丝时占总纺丝张力的比例小于1%,故可忽略不计。
惯性力Fi(0)仅在纺程上丝条有加速运动的范围内存在,故丝条固化后,速度不再变化,惯性力为零;摩擦阻力Fi(0)在接近喷丝板处,由于熔体丝条速度特别小,空气阻力也极微小。
实际上,空气摩擦阻力绝大部分为达到卷绕速度以后的丝条所贡献,并随纺丝速度的平方而增加。低速纺丝时,空气摩擦阻力对总张力的贡献不大;但高速纺丝时,空气摩擦阻力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喷丝孔出口处(x0=0),流变阻力Fr(0)为:
式中:axx(0)为熔体细流在喷丝孔出口处的平均拉伸应力;R0为喷丝孔半径。
卷绕张力对纺丝条件(卷绕速度和汞贡量、冷却条件或挤出熔体的流变特性)是极为铭感的因此,可用于表征工业纺丝过程中工艺的稳定性。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