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勇:开启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新时代

来源: 2019/11/7 17:44:00分类:面料辅料
第一时间
17:44
热门跟帖

  开启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新时代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高勇

  2019年11月3日

  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

  今天我们在美丽的云南昆明学院召开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本届大会时逢多个重要历史节点,在举国上下共同庆祝新中国7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2020年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基础上,我国开始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前进。从纺织行业看,纺织强国目标已经基本实现,进一步巩固产业竞争优势、推进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已经成为新时代纺织行业的主要战略目标任务,而纺织非遗事业也将随之步入新时代,为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实现未来的战略目标提供重要文化软实力支撑。

  为此,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探讨“开启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新时代”的战略部署和工作思路。下面我重点讲二个方面的意见,供大家研讨。

  一纺织非遗事业取得令人注目的成绩

  和主要问题

  取得的成绩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纺织非遗事业的努力方向明确、良好生态环境已开始形成。中央和国家部委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振兴传统工艺的文件精神,已成为纺织非遗工作的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纺织非遗工作与国家有关战略实施进行了有效对接,为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扶贫与振兴、促进消费升级、“一带一路”建设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纺织非遗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各民族世代相传的纺、染、织、绣、印手工技艺和民族服饰的历史文化精髓,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设计与品牌机构、高等院校、新闻媒体对纺织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已得到统一,发挥各自的作用并且形成合力,纺织非遗事业发展开始形成良好的社会及行业氛围,尤其是高等院校在学科建设、调查研究、研修研培、设计融合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创新,为纺织非遗事业提供了一定的人力资源。

  二是纺织非遗事业正在逐步形成传承链条和推广体系。非遗传承人及传承人群、非遗保护与研究机构、时尚设计与品牌运作、资本注入与园区建设、社会公益慈善活动、行业展览与时装周等,通过各种传承传播方式和平台整合资源,逐步形成纺织非遗多元化的传承链条,共同促进纺织非遗事业发展。特别是设计师群体深入乡村田野获取大量非遗元素,用心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时尚设计融合,在国内外时尚舞台上展示对中华多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和挚爱。纺织非遗在不少民族地区与脱贫攻坚、扩大就业、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并且发挥了积极作用,给成千上万的留守妇女和手艺人带来了收益和尊严,“妈妈制造”、“签约绣娘手工坊”、“深山集市”等就是成功的运行模式。老百姓对纺织非遗商品认知度也有所提高,通过展览展示、时尚发布、现场体验、商业推广、网络销售等方式,在诸多市场推广平台上,既获得精神领域的享受,有也物质方面的品味和满足,消费正在成为纺织非遗事业发展的重要市场动力。

  三是中纺联非遗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一年一度的行业非遗大会作为一个非遗大类、由行业组织举办的全国性会议,已成为展示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成果和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大会发出的声音有风向标的作用,推出的非遗推广大使已成为纺织非遗事业的代言人和领头人,大会已成为行业的一项品牌活动。中国国际时装周、“锦绣中华”非遗服饰秀,已成为纺织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设计融合发展与发布的制高点。在北京、上海、大连、潮州等地举办各类纺织非遗展览,推动传统工艺产品市场化进程和走向当代生活,获得了业内外的高度关注和好评。重视纺织非遗的田野调查,先后赴西藏、云南、贵州、湖南、重庆、内蒙等地,重点关注少数民族地区,摸清基层传承人群生存发展状况,寻找行业非遗工作的着力点,为相关政府部门振兴传统工艺建言献策,其中对内蒙古科佑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创新创业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行业层面的肯定。编撰和发布《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载录纺织行业非遗事业历史发展进程和中纺联非遗工作印记。积极协调潮绣传统工艺的学术研究工作,组织国内权威专家编撰潮绣历史、文化与技法的独家专著,将由中国纺织出版社正式出版,为研究其他纺织类传统技艺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

  在肯定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应该看到纺织非遗事业还有许多面临的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主要有:如何结合行业实际更加有效推动纺织非遗事业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科学而合理地解决“守”与“变”的辩证关系;纺织传统工艺的基础性研究尚有许多空白需要填补,客观系统研究、挖掘纺织非遗的本真性和现代传承发展的文化与经济价值;非遗传统工艺融入现代服饰、家居用品、文化旅游、艺术创造等系列化产品设计开发有待进一步拓展;如何建立纺织非遗传承链条中各相关方的合作和经济协调机制,进而打通并稳定可持续运行这个链条需要深入探讨和实践;非遗设计展示多而消费少,非遗国际文化交流多而贸易少,非遗纺织类产品的市场渠道还不畅通,消费动力显得不足;纺织非遗保护传承事业发展不平衡,尚未形成东西部地区资源禀赋不同而应实现互补性发展的格局。

  上述问题是纺织非遗传事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有些属于与其他行业一样存在的共性问题。当然,我们不可能因为这些问题或难题的存在就产生困惑和沮丧,一定要坚定发展纺织非遗事业的信心,观其大势继续向前,迎接纺织非遗传承发展的新时代。

  二抓住发展机遇

  开启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新时代

  综观国家和行业大局,我们的纺织非遗事业正处在多个重要历史节点,面临着许多重要的发展机遇和工作的切入点。具体分析起来,大体有下列四个方面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高度强调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期待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这应该是发展纺织非遗事业的根本宗旨和战略追求。纺织非遗应该成为中国非遗大家族的一个耀眼夺目的文明之花,在我国进入新时代历史进程中,与时俱进地发挥美化生活、装饰人间、追求时尚的作用,全心构筑根系传统文化、彰显当代生活智慧、寄托人民美好愿望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家园。

  第二、我国纺织工业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最近,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周济介绍了中国工程院研究的《中国产业链安全性评估报告》提到,经过国际比较分析,把纺织和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输变电装备、家用电器五大产业评定为世界领先产业,这与我们行业目前所达到的发展水平是基本一致的。进入新时代,我们已经不再是所谓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时尚、绿色”成为纺织行业新定位,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共为一体,其中的“时尚”应该与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融合才能有“根基”和“灵魂”。世界领先不能只是制造领先,文化也应为世界所认知,纺织非遗事业应该为担此使命做出特殊贡献。

  第三、纺织非遗传承发展的产业资源及社会支撑体系开始形成,只有把开启和进入新时代的目标统一好,运行体系与经济机制协调好,相互依存及共同推进的平台建设好,纺织非遗事业一定能和国家、社会和纺织产业同行,与强国纺织建设同行,为保持世界领先产业地位助力,纺织非遗事业就能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第四、伴随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人们对文化消费将会与日俱增,随着文化自信意识增强和非遗产品的审美及功能取向更加贴近现代生活,传统工艺的消费品将会成为引领消费潮流的重要源泉。纺织非遗消费品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品类多、分布广、需求大,传统工艺易于与现代时尚设计结合,在服饰、家居、旅游、文创、艺术等领域都会有可能扩大的市场空间,来自精神和物质层面的消费将越来越成为纺织非遗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上述所描述的发展机遇,为开启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新时代提供了重要前提,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则是新时代发展纺织非遗事业的指导方针,在国家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良好氛围中,纺织行业必须进一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与社会同步,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政策支持下,与相关机构协同合作,努力促进纺织非遗在传统文化与现实生产生活的紧密融合,为践行“科技、时尚、绿色”的纺织强国梦和巩固世界领先的产业地位,把非遗工作进一步做深做实,努力开启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新时代。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作为行业非遗事业的协调服务机构,我们将在总结以往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资源和平台优势,积极探索开启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新时代的有效途径,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下列思路开展工作:

  第一、增强贯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实践性和前瞻性,把纺织非遗传承与发展列入行业“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结合国家非遗工作宏观政策和行业发展总体要求,提出行业非遗事业发展的目标方向、任务措施,作为行业非遗传承发展的基本遵循和工作准则。

  第二、在积极协同文化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研究和保护纺织非遗传统技艺的条件下,发挥行业和企业资源整合优势,全力建设纺织传统工艺与时尚设计、现代科技、生产加工、渠道建设融合发展的传承链条、经济机制和市场运作体系,让源头的非遗资源与终端的生活消费实现对接,真正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实现纺织非遗生产生活的活态传承。

  第三、进一步发挥行业博览会和时装周平台优势,引领非遗与现代生活结合的时尚潮流,鼓励设计师、品牌企业把传承传统文化与工艺作为责任和使命,努力打造融合非遗元素和可生产、可流通、可消费的纺织非遗品牌产品,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精神与物质需求,促进纺织非遗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

  第四、鉴于我国纺织非遗资源大多数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西部民族省份更为集中,需要更多帮扶和资源输入,虽然有些非政府组织、公益基金会和有公德善心的企业家做了不少工作,但我们作为全国性行业组织要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少数民族纺织非遗保护传承,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以充分展现纺织非遗事业的社会责任和公益精神。

  第五、促进纺织非遗与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家居装饰、民俗婚庆、影视剧表演等相关行业和文创企业跨界融合,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和对外文化与经贸往来,传播中国纺织非遗事业创造的历史和辉煌,提高在世界的品牌知名度,为建设和巩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工艺保护传承体系,讲好纺织的故事,绽放纺织的风彩,做出纺织的贡献。

  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按照党和国家关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纺织产业发展整体要求,与时俱进,扎实推进,求真务实,齐心协力,为开启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新时代而不懈努力。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棉花市场:产量减少需求萎缩 价格波动影响收购 标签: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纺织非遗,非遗,高勇 2023/11/15 23:24:00

    进入11月,棉花期货价格延续下跌局面。棉花价格的波动牵动着棉农、棉花加工企业的心。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原棉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日前,记者就导致棉花价格下降的原因、对行业带来的影响、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在新疆多地进行采访。

  • 针织工业协会:数据显示针织行业经济运行1~9月解读 标签: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纺织非遗,非遗,高勇 2023/11/15 23:23:00

    整体来看,今年1~9月我国针织行业运行压力较大。受市场需求低迷影响,行业产销规模有所下降,海外订

  • 阿荣旗的柞蚕丝成为致富“大产业” 标签: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纺织非遗,非遗,高勇 2023/11/15 23:21:00

    一个个蚕茧进入蚕茧切割机,被有序横向切开,茧壳和蚕蛹掉入传送带中,茧壳被风机吸走,工人再将蚕蛹按

  • 废弃纺织纤维分解处理得到LLZTO/腈纶复合固态电解质 标签: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纺织非遗,非遗,高勇 2023/11/15 23:19:00

    近期,浙江理工大学胡毅教授团队与美国特拉华大学付堃教授团队合作,以废弃腈纶纱线为原材料,构建出3

  • 调查报告:2023年纺织市场“金九银十”企业反馈大比对 标签: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纺织非遗,非遗,高勇 2023/11/15 17:24:00

    2023年以来,国内稳经济、稳预期政策陆续出台,宏观经济运行出现更多积极变化,内国内稳经济、稳预期政

  • “新长征杯”全国绿色牛仔创意作品2023大赛初赛顺利举办(入围团队公布) 标签: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纺织非遗,非遗,高勇 2023/11/15 17:07:00

    日前,由武汉纺织大学技术研究院举办的2023“新长征杯”全国绿色牛仔创意作品大赛初评会议期间,与会嘉宾武汉纺织大学技术研究院党委领导张辉同志致欢迎词,于都县政协副主席蓝淑娟同志代表主办方之一讲话,同时,大赛组委会秘书长易长海教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大赛活动组织情况。本次大赛初赛会议由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郭丽教授担任评审组组长,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纺织

  • 中国服装优质制造商联盟品牌深圳站对接会火热报名中 标签: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纺织非遗,非遗,高勇 2023/11/15 14:56:00

    当前,随着中国女性经济实力的提升、自我价值的重塑以及消费理念的升级转变,“她经济”“悦己”消费力量逐

  • 行业数据:中国服装行业经济1-9月运行简报 标签: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纺织非遗,非遗,高勇 2023/11/15 12:52:00

    2023年前三季度,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形势以及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服装行业经济运行延续回暖态势

  •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度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发布 标签: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纺织非遗,非遗,高勇 2023/11/15 12:45:0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

  • 行情分析:郑棉有所反弹 储备棉销售将停止 标签: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纺织非遗,非遗,高勇 2023/11/15 12:39:00

    周二郑棉主力合约收于15840元/吨,日涨幅录得1.38%。美元回落和谷物、油籽市场走强为ICE期棉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