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大任于社会企业
最近10年出现了公益和商业的融合。商业在占领公益领域,而公益则通过社会创新推动公益与商业的融合。公益向右,以开放创新求协调发展,凭投资有效性决胜市场;商业向左,将社会责任绿色共享唯社会影响力马首是瞻,左右逢源止于至善。
CSR运动一直在引导着商业向善。如果画一个CSR靶向图,社会痛点就是靶心。有些作恶的企业是脱靶的,我认为中国的大量企业在五环上下,有的企业可以打到六七环,就是一些能做到依法纳税并承担社会责任做公益的企业;打到八环的是实现了战略公益的企业,比如做环保、绿色农业、绿色食品的企业;九环是在养老教育、医疗健康、文化艺术、体育、儿童、残疾人就业这些领域;打到十环的是那些满足社会刚需,把解决社会问题作为自己使命的社会企业。
中国现在有很多失能失智老人,老人失能以后医院不接受,国家难照料,社会有刚需,国家应担责,政府有分工,部门各分账,九龙难治水。这样的社会痛点,NGO无钱、无权、缺能力,想做做不了,企业是有钱、有人、有能力,趋利不愿做,最后是天降大任于社会企业。
社会责任企业的标杆就是共益企业,共益企业(B corp)现在在全世界流行。B corp颠覆了传统的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把股东利益后置,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前置。你要申请认证,获得80分以上才会被认证为共益企业。现在全球的共益企业运动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全球通过认证的有3000多家,中国企业获得认证的有15家,还非常少。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根据演讲整理)
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博弈是一个长期过程
股东是以资本的形式对企业进行投资,其他利益相关方则以他们不同的方式对企业形成了专有性投资,而这种投资对企业的长期经济绩效创造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说,员工是将自己不可复制的青春年华投射到了企业之中,企业的荣辱与他们息息相关,所以员工其实也与股东一样,形成了一种专有性的投资,只不过股东投的是资金,而员工投的是自己的青春年华;消费者也会认为我把我的信任投给了企业,这种信任,也就是消费者的忠诚度,也是一种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利益相关方理论认为企业应该要像对待股东一样对待其他利益相关方。
但问题在于,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股东背后代表的资本的力量,与其他利益相关方代表的劳动、环保、土地、青春、信任这些资源确实是一种不一样的存在,资本的存在确实有强势的话语权和支配力。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也推动了十几年的时间,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走到现在,但是在现实生活之中,企业社会责任到底是什么?利益相关方在与资本掰手腕的过程中是否具有谈判力?这仍然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
股东至上的逻辑与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的谈判博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它不是一种道德信仰,而是取决于不同利益相关方所代表的生产要素在企业长期综合价值创造中的贡献。因此相比股东而言,其他利益相关方在企业治理过程中能否取得对等的话语权利,是企业社会责任能否真正落地,能否获得对等的谈判力的根源。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郭毅,根据演讲整理)
践行儿童公益为社会发展赋能
康芝药业是一家专注儿童大健康的上市公司,我们的业务涵盖了儿童药品、辅助生殖医学、儿童洗护用品等。2011年我们和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共同成立了康芝红脸蛋基金,致力于推动儿童公益事业的发展。康芝红脸蛋基金创立之初便确定了明确的理念、宗旨、使命。
我们的理念是,健康成长是每一位儿童与生俱来的权益,实现他们的权益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爱心与专业成就孩子对未来的想象;我们的宗旨致力于儿童公益慈善事业,提供多种形式的援助和支持,关爱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推动社会和谐进步;我们的使命倡导公益理念,引发全社会对贫困和留守儿童的关注、关爱,改善贫困和留守儿童现状,搭建社会全面参与的儿童健康成长的公益平台。
从2011年到2014年,我们先后在陕西、广东、海南、安徽、河南等地开展多场爱心家访和免费午餐的公益活动;2016年我们启动了红脸蛋图书馆捐建计划,先后在广东、河北、广西、江西、河南、云南、新疆等地山区小学捐建红脸蛋图书馆,通过筛选优质的儿童读物,帮助山区学校配备图书书架、书桌、座椅等物资,改善孩子们的阅读环境,鼓励山区孩子培养阅读习惯。
今年我们还发起了全新的公益项目,通过将爱心药箱+健康知识公益课堂配套带进山区小学,为广大少年儿童和家长开授儿童健康知识课堂,为孩子们和家庭捐赠爱心药箱,助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康芝药业内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益文化,包括倡导全员参与公益事业,关注公益践行的实际成效,提倡体验式公益的理念,倡导多渠道开展公益事业等等。未来在公益领域,康芝药业还会以儿童健康公益为主方向,持续优化康芝红脸蛋基金的公益运作模式,逐步延伸构建更重实效、多层次的公益体系。
(康芝药业副总裁王勇,根据演讲整理)
ESG研究的八个发现和八大趋势
我们这次2019中国上市公司ESG研究有八个发现,同时也看到了八个趋势:
八个发现:1.上市公司对ESG管理、监管政策、评级等的关注度提高;2.上市公司对自身的ESG管理的重视程度尚未达到战略高度,关注度高,但是重视度还不够高,管理绩效水平参差不齐,有一些企业明显缺乏信息披露;3.整体而言信息披露的质量不高,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水平差异较大;4.上市公司的行业地位与ESG绩效有较强的关联性,通常是头部企业更好一些;5.上市公司的国际化程度与ESG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国际业务越多,整体得分越高;6.上市公司的环境、社会和治理维度三个中环境面得分最低;7.资本市场参与者对上市公司ESG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但ESG投资规模偏低;8.上市公司ESG评价指标体系与宏观环境及产业环境的关联性不高。
八大趋势:1.ESG投资得到更多资本市场参与方的认同; 2.ESG投资的政策环境不断加强;3.ESG投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融合;4.ESG投资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受到更多的关注;5.上市公司加大ESG管理投入,很多公司,包括一些世界顶级的大企业都在开始做自己的ESG指标体系;6.电子商务与数字经济投资领域的ESG问题受到重视;7.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是否披露及披露信息的可靠性,通过多个维度来强化对企业的约束;8.上市公司ESG评价与投资工具开发成为热点。既然这件事情重要,我们就要去帮助企业实现信息的收集和披露,同时引导消费者和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表现以及表现带来的这些变化,既要用手投票,也要用脚投票。
(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院长王晓光,根据演讲整理)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