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结是纺纱最大的难题,它怎么产生?怎么处理?

来源: 2019/12/30 16:41:00分类:面料辅料
标签:棉结
第一时间
16:41
热门跟帖

  棉花中的棉结是由棉纤维紧密地缠绕在一起的纤维结。大的称为“丝团”,小的称为“白星”。

  一、形成棉结的原因

  棉结是由单根纤维或多根纤维纠缠而成的圆形小结或粒状纤维结。其成因是棉纤维、未成熟棉或僵棉因轧花或纺纱过程中处理不善集结而成,形成棉结的根本原因是纤维间的搓转和擦转。棉结从其形成原因看,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原料造成的,由原料形成的棉结包括杂质、疵点造成的棉结,如棉籽皮上附着的纤维形成的棉结,棉腊粘着形成的棉结及收棉过程中形成的棉结等。棉结数量是评定原棉品级的指标,品级低的原棉,杂质、疵点含量高、纤维细、成熟度差,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棉结也多。所以,不同的原料所纺纱的棉结、杂质数量无可比性,不能用作衡量纺机性能的指标。

  第二类是加工过程中造成的,是包括原棉粗加工轧花与纺纱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由轧花形成的棉结,主要是锯齿轧花机产生的棉结;纺纱过程中造成的棉结,包括松解纤维时形成的棉结,纤维通道的摩擦阻力和粘、缠、堵、挂形成的棉结,以及弯钩纤维在牵伸过程中产生的棉结。

       粘、缠、堵、挂等不正常现象,常易造成剧烈摩擦,从而导致纤维搓转和擦转而形成棉结。如,当锡林、盖板和道夫针/齿较钝或带逆刺时,纤维不能顺利转移,有些纤维浮游在针/齿面之间,受到两个针/齿面上其它纤维的搓转,就会形成较多的棉结。当刺辊-锡林的隔距过大,齿部不光洁时,造成锡林刺辊间剥取不良,刺辊返花将纤维带回到给棉板处,同棉须发生搓转而使棉结明显增加;锡林金属针布齿部轧伤而毛糙,针/齿有油渍锈斑,以及锡林-道夫隔距偏大,转移率低,将使锡林产生绕花,致使棉结增加。

  牵伸时须条中分离度、平行伸直度差的纤维易纠缠、抽拉成棉结,弯钩纤维是牵伸时棉结增加的主要原因。凝聚到道夫针布表面上、被抓牢的纤维露出端又被锡林分梳,当它们随道夫走出凝聚区到被剥棉罗拉剥取而形成棉网之间,受梳一端在前,被握一端在后,针布上的纤维后弯钩较多。纤维弯钩部分被道夫握持,而伸直部分露在道夫针布外,伸直部分会被道夫回转形成的气流吹弯,使部分后弯钩纤维成为弯钩纤维,弯钩纤维越多,使须条在牵伸过程中形成的棉结越多。

  此外,开清棉工序加工时所形成的棉团、索丝以及未被排除的带纤维杂质、短纤维和有害疵点,在梳棉工序也易转化为棉结。飞花落在须条上形成的棉结,机械上缺陷,如胶圈磨损或装配不良,锭子偏心,钢丝圈磨损等也可能造成棉结。

       二、排除棉结的方法

  通过落棉排除和分梳松解棉结,开清落棉、梳棉车肚落棉和盖板花、精梳落棉是排除棉结的主要区域;梳理作用能有效消除纤维纠缠、减少棉结;通过锡林与盖板的细致梳理,把一些松散的棉结梳解为单纤维,大棉结分解为单纤维或小棉结;同时,短绒也有所增加。

  三、减少棉结的措施

  把“杂乱无章”的纤维通过开松、梳理、牵仲变成排列有序的单纤维条,棉结不断去除又会逐步产生,棉结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应尽量减少棉结的产生和多去除棉结。形成棉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系统考虑,以使各纺纱元件、器材状态良好是基础,合理配置工艺参数是保证,良好的机械状态与合理的工艺设计可显著降低成纱棉结。

       无附加分梳件的梳棉机可适当增加前、后固定盖板附吸风装置,以提高梳理质量,排除细小微尘杂,减少棉结产生。合理控制车肚落棉、盖板花与精梳落棉多排除棉结,能减少成纱棉结。盖板反转或提高盖板运转速度,能有效减少棉结。

  根据原棉的特性选择工艺参数,如纤维细、成熟度差时应低速度、柔开松,不使用三翼刀片和豪猪打手,用转速低的三翼梳针打手;刺辊、道夫低速度,控制刺辊与锡林的速比;速比小,棉结多;速比大,棉结少;纯棉应控制在1:2左右。

       四、棉结的检测方法与变化情况

  在我国的棉纺织企业中,目前多数厂家采用传统的手感目测法检测纺织各工序半成品及成品的棉结杂质含量;少数厂家采用AFlS单纤维测试系统检测。目测法的棉结被定义为一根或多根纤维紧密,结合成的圆形小结或粒状纤维结,又称白星,是在纤维检验室人工将被检测试样松散后,放在黑色玻璃板上,利用上方投射的光线,看到黑色玻璃板上不能被松散的白点即视为棉结。这种棉结是由许多根纤维扭结在一起才能被目力辨认的纤维团,1个大棉结还可能被分解为多个小棉结,检测的结果取决于测试人员的眼力。单根纤维的直径近20/μm,单根纤维形成的小棉结直径近60/μm,由于人眼分辨率的限制,许多客观存在的细小棉结不能被目测到。棉结单个之间的重量差异很大,测试报道生条小棉结只有棉卷大棉结粒重的1.4%;只测大棉结,不测小棉结,不能反映棉结的真实情况。

  AFIS单纤维测试系统将棉结定义为核心部分投影直径超过规定值(100μm)的非单根纤维即为棉结,由二根纤维形成的即不容易被肉眼所识别的小棉结就能被测出,这样的棉结比目测的棉结小得多,使大小棉结均能被测出,能反映棉结的真实情况。

  由于存在对棉结的定义和测试方法不相同,目测的1个棉结可被AFlS测为许多个棉结;因此,目测的棉结数量较小,AFlS测的棉结数量很大;使测试的棉结数量差异很大。由于不同方法所测的棉结数据无可比性,所以棉结的数据一定要注明测试方法。

       五、结束语

  棉结主要是棉纤维在轧花与清梳过程中产生的,握持松解是产生棉结的主要部位,棉结增加或减少的关键在梳棉的梳理质量,核心在针布。棉结的变化只有理想的趋势,而无固定的规律,实际生产中是随加工原料和纺机的性能变化的。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