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澳洲真维斯:
不是破产
当被问及“澳洲真维斯到底亏损几何?债务状况如何?未来将如何处置这部分资产?”等问题时,杨勋没有透露具体的数据。不过他指出:“澳大利亚子公司没有太多的债务,我们希望找一个专业团队提供意见。预计一段时间内将会有答案。”

有关中国真维斯:
不受影响 2020将会触底反弹
此次澳洲公司破产事件,在微博上就引发强烈关注,微博话题“真维斯破产关停1300家店”在1月19日登上热搜榜后阅读量破亿。一时间,分不清真维斯澳大利亚公司和真维斯中国的关系的各路民众和媒体公号开始不断发酵。开始面对外界的种种质疑,杨勋表示,真维斯澳大利亚公司和真维斯中国公司是旭日集团旗下的两家分公司,经营体系、团队和供应商等均完全不同,所以澳大利亚公司的变动不会对中国公司产生影响。也是在此波消息的影响下,一波青春怀旧,让1月19日真维斯网络销量达到了平日的7倍。
此番网友的操作,恰恰也印证了,真维斯品牌在中国服装品牌发展历程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上世纪90年代,当大陆服装市场还被国营商场垄断时,当人们习惯于海蓝、军绿和灰黑时,一场悄无声息的“服饰革命”正从中国香港发起,当上海南京路第一家专卖店“真维斯”刚刚开张,便引发购买狂潮。国外品牌、新潮服饰、缤纷色彩、随意挑选、价格昂贵等,每一个元素的出现,都能打破人们被长久禁锢的想象力,也给彼时中国服装产业带了震撼与启发。时代的需求与真维斯的入驻正好相契,真维斯首创的“百市千店”由此拉开帷幕。
从1975年,杨钊、杨勋兄弟二人创立旭日集团,并成功涉猎服装制造、贸易、零售及房地产﹑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主要品牌名称“JEANSWEST”真维斯已成为一代人对时尚理解的代名词,也由此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心中。
1990年,旭日收购澳大利亚服装品牌“JEANSWEST”(真维斯)。刚接手时,真维斯还在售卖李维斯、Lee等品牌,收购后,旭日集团毅然决定做单一品牌,提升品牌价值。之后三年,真维斯的营业额以60%的速度增长,成为澳洲第二大休闲服装连锁店。但真维斯真正的成功,却实实在在来自中国市场。
其实,真维斯的成长也并非一路坦途。1996年,真维斯月报显示,大多数口岸、门店业绩增长乏力,存货严重,销售逐渐疲软。面对诸多问题,杨勋开始大刀阔斧改革:从“引领潮流”过渡到“追随潮流”;价格下降,品质不变,做到“物超所值”;继续扩展店铺数量,辐射全国,做到“名牌大众化”。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180元的牛仔裤降到99元,一件T恤39元就能买到。真维斯真正做到了从“名”牌到“民”牌的转型。经过30多年的四次转型,旭日从香港制造走出海外,又走向内地,由工业制造走向多元经营,由工贸为主转型为以服装零售为主,成为企业寻找市场空白,走向规模发展的一个缩影。
1996年,真维斯的母公司旭日企业登陆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巅峰时期,真维斯在内地一度有超过2500家门店。近年来,面对零售环境的变化和电商的崛起,与当年红红火火的其他几家休闲服装品牌一样,大规模扩张之后,真维斯也开始急速收缩。
从奋起自救
到找到出路
近年来,真维斯品牌的低调,与品牌的一次次的被垮掉热搜成为鲜明对比。就在2018年,旭日企业发布的公告,该公告称:拟以8亿港元将连年亏损的内地服装零售业务即真维斯品牌出售给旭日集团创始人、最大股东杨钊和杨勋兄弟(约占旭日企业股权70%)。此后有关真维斯被抛弃,沦为弃子被贱卖的的坊间传闻就曾引起业界的轩然大波。面对当时的外界质疑,杨勋给出的解释是,因为整个旭日集团下面的服装部分于1996年在香港上市,叫‘旭日企业’,而旭日集团拥有其约70%的股份。其次,旭日企业上市时主要是以贸易、零售等传统业务为主,而其大股东旭日集团则逐渐调整为以房地产、金融投资等业务为主。经过二十几年发展,服装在整个集团的财产占比已降至10%~15%,而房地产、金融投资等业务占比上升至85%~90%。
“命保住了”,面对一番自我革新与阵痛,回望过往,杨勋如是说。在其看来,真维斯在经历一段“维稳期”后,在整体市场走势不甚明朗的情况下,经过深度调整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杨勋预测,2020年可以扭转经营情况,希望整体也能盈亏平衡。
近年来,真维斯更是逐渐调整门店的布局和比例。基于真维斯品牌奉行名牌大众化的宗旨,品牌将实体店铺的重心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居民区、超市,以及二、三线城市的核心区。“‘物超所值’一直是真维斯坚持的品牌理念,要通过产品和服务带给消费者更多的体验。”杨勋说道。
一个企业家的自我修养:
兼善天下 企业之责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