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开年,新中式再次成为最火热的潮流风向。根据天猫数据显示,新中式、汉服等关键词近 2 个月搜索量同比增长超 100%,而除了服饰,更呈现出美妆、珠宝等跨品类趋势。
面向 2024 这一更具产业代际交替的求索之年,不免以“传承与创新”这一时尚产业反复辩证讨论的议题为重要起点。不可否认,作为一种文化坐标和历史经验,传承是一条必经之路,但何以创新?却在过去涌现出诸多“词不达意”或“百看生厌”。正如过去很长时间以来,从中式美学到新中式美学的讨论,事实上早已不囿于一元化视角中“被建构”对象,也不再是“对空言说”的空洞载体。信息全球化的青年世代视角,现代生活动态中不断向前迭代的都市环境,又或者设计从业者站在学科角度的批判性思考,中式美学的现代性,将持续作为全球时尚产业为 2024 赋予确定性的重要窗口。不论是西方品牌运用中国元素,还是中国品牌讲述文化肌底,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落于一个尴尬境地——说到“中式美学”,多数人只能联想到传统意义上的符号元素。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审美僵局”,不论是创意人还是消费者,不论是设计还是消费,都对中式美学的应有之意还原力欠缺。但站在 2024 年的伊始回望 2023 年不难发现,从“中式美学”困境到“新中式美学”机遇,时尚行业正在迎来又一分水岭,且主要分界线在于现代化意识的转变和觉醒。这也为业内人士敲响了警钟。为推进新中式美学的前进和升级,设计要考虑的是古典与现代的真正融合与焕发新生。北京服装学院中国传统服饰设计创新研究方向博士张嫣表示,表面符号的挪移,图像间的照搬拼凑,都是尝试将过往的传统审美,融入现代审美过程中“直接而粗暴”的尝试。商业批量化下关键性的文化元素被着重夸张放大,强化公开“认定”的民族性特征,这些尝试其实是在将传统元素从高语境向低语境表达转移,但这种局限于表象的“新中式美学”,容易忽视中华民族内敛含蓄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内涵。彝区民艺保育品牌“彝人造物”主理人沙玛尤尤 masa 认为,“过度批量化的文化符号照搬,会拉低大众对新中式美学的期待值和产生反感情绪,对中国时尚产业发展和中国本土国风元素的输出无法起到正向的作用。”数字艺术家知严也观察到,无论是时尚界还是建筑业,生硬的“新中式”现象较为普遍,这不仅会造成文化符号的贬值,还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市场亟需打破“新中式”的“旧模板”。虚拟养花人池绿山从另一视角出发,从积极方面看,大众可以在批量化的设计中产生审美的主观能动性,对优质和低劣的作品有基础的价值判断和批判,就像影视领域前几年的流量作品,如今已经被高质量的演作品所洗牌,市场的标准也在不断升高。但“卷”符号的阈值仍有上限,在愈发冷静的消费氛围中,满足人们真实生活状态下的美学需求,才是突破临界点的关键之举。实际上,在时尚主力群体代际交替、文化认同意识提升、青年创意活力不断涌现的背景下,中式之美与现代时尚语境逐渐弥合,中国现代都市景观下孕育的中式社交生活模型、文化生态现实,也在为中式美学注入新的色彩和品味。或是介于新旧建筑物间的摩登城市氛围,或是拥有全球视野的年轻一代中西融合的审美组合和生活习惯,又或是不断与现代艺术和文学相互共生的全新形态......不经意间,跨越历史长河的中式美学已经产生了深刻的本质变化和更加年轻化的链接形式,一切与现实息息相关,而不仅仅拘泥于不复存在的过去。当人们更加注重内在的品质和审美,“新中式美学”的应运而生不仅契合了人们的审美风格,更与之向往的简约、自然、和谐的生活理念不谋而合。数字时尚品牌主理人谢婉儿表示,这不仅要求设计师们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能够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基于对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打造出既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又能传承中华文化精髓的作品。随着审美的积累和思想的开放,如今的新中式美学已经有了更灵活的定义。消费,在商业和文化之间提供了最利于长期发展的土壤。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人类的需要推动了文化的不断变迁,满足需要的过程就是文化变迁的过程”。若要满足人们对 21 世纪新中式美学的持续渴望,就要挖掘出更多的现代文化特性,以更加抽象、更加贴近现代设计系统的方式,呈现出当下消费群体愿意接受的时尚语言。张嫣博士表示,不同代系间的人群因为群体记忆的不同,行为逻辑的变化以及价值判断标准的差异,会导致群体间审美的差异。而个体审美,也都归属于时代的主流审美框架体系之内。因此,新世代所塑造的“新中式美学”在符合世代主流审美体系和价值判断的条件下,一定不同于过去“中式审美”的固定思路。当下,Citywalk 社交趋势下催生了新的生活美学,传统古建社交打卡热潮下翻新了在地文化资产,Bistro 场景中实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完美汇合,中国青年俱乐部等社群交流中也碰撞出新的美学符号......新中式美学的灵感火花,由年轻人点燃。当它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后,相对应的文化消费亦风靡一时,并与国风摄影、汉服出游、围炉煮茶、古城文旅等诸多场景连结了起来,产生了更大的在地化消费势能和当代价值。要与成长在 21 世纪的年轻群体达成更具现实性的文化消费共识,谢婉儿认为,首先要深入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寻找与传统文化的连接点。如今的年轻人追求个性、独立和品质,他们渴望的是能够触动心灵、引发共鸣的美学体验。因此,新中式美学不应仅仅停留在传统符号的硬性输出上,而应探索更具现实意义的表达方式和更有亲和力的表达方式。让年轻人在欣赏美学作品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文化传承的温度。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也逐渐打通了与“新中式美学”的接轨方式。例如 LV 精心打造龙年装置,融合了中国龙的传统元素和品牌的标志性设计,从镶嵌钻石的龙牙到点缀珍珠的龙爪,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与品牌特色的呈现;Fendi ‘hand in hand’ 项目与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阿西巫之莫与勒古沙日联手,以 Baguette 手袋为画布,将彝族文化中的传统技艺带入现代美学的世界;LeLabo 将中国大陆首店落户于上海新天地石库门建筑群里的「屋里厢」,成为街区有机组成部分,在 citywalk 生活方式盛行的街区中创造真实的连接。西方文化的演进逻辑是“解构”,而东方文化的现实修辞是“传承”。中国新一代的见解和生活方式,已经超越了传统符号集合外的框架,产生了自成一派的“新中式美学”,因此,国际品牌的在地化方式必须要找到这一现实语境下的参照物。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细数借力“新中式美学”实现成功跃进的品牌案例,充分验证了这一路径所蕴藏的潜力和能量。
诚然,“世界工厂”、“Made in China”等标签已经被撕掉,如今,文化自信所带来的“中国品牌”现象级事件,推动东方美学的当代想象席卷全球时尚风潮。在此基础上,唯有“新中式美学”的崛起,才能真正锻造中国时尚产业的高端化和国际化。张嫣博士指出,对于关键文化品格的现代再释,才是“新中式美学”在现今存续的关键。文化品格的再释,一方面依托于物理品质的延续,另外一方面也是精神品质上的契合。物理品质上的延续就是利用现代技术,将过去手作的精巧细致保持留存,但同时提高生产的效率降低成本,让其更够更适配于现代的商业系统。精神品质上的契合,则是在设计创新过程中,找到设计产品和民族环境、民族文化、民族居民之间的气质契合点。在这一点上,张嫣博士认为藏区品牌 Norlha 所提交的答案就极具参考性。在产品材质上,其选择具有当地普遍性的牦牛绒线;在产品颜色上,也都是取材于最纯粹美丽的藏区本地的颜色。在拍摄宣传上,也是直接使用当地的藏民为模特,直观的显示出产品对当地民族居民气质的承袭。除了承袭,还有取舍。在制作工艺上,创办者们最初也是希望直接沿袭当地牧民们捻线和织造的传统习惯,然而传统的技术制作的产品过于粗旷原始,并不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因此,他们引进了其他的手工捻线和织造工艺,汲取各家所长,创造出适宜于牦牛绒这一创新产品的专属工艺。同时产品也获得了现代群体的认同,达到现实性的文化与消费间的匹配。相比很多美学体系而言,中式美学有历史厚度,有精巧工艺,还有哲学深度。新中式美学的出现,是中国时尚产业去全球化,强调“异质共存”、“和而不同”的重要标志,也是以文化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尚助力。在这一背景下,“新中式美学”对国际市场产生更强的创意影响力顺理成章。中式时尚的发展已经从传统中式阶段、国潮阶段、发展到新中式阶段。对于这三个阶段而言,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消费人群定位,但从整体上来看,这一演变也是消费群体年轻化的必然结果。未来,新中式美学的高端与奢侈化有很大可能性,但也不是唯一出路。我们当下的时尚,以及不断发展的新中式美学,有着高级的定位和广阔的消费市场,但也并不只存在于高端市场之中,适应于大众人群的市场才有更多生机与延续性的机会,使“新中式美学”获得更大范围的认知与认可,也是其在现代“真实”活化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