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热度不断攀升 行业标准逐步成型

来源: 2024/5/31 0:44:00分类:商业宝典
标签:汉服
第一时间
00:44
热门跟帖

  身着广袖长裙打卡热门景点,逛街、上班、上学都不在话下……古色古韵的汉服成为近年来国人的穿搭新宠。

  传统服饰蕴含着大众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和审美的认同,国人身着汉服的场景已从传统的旅游拍照、特定日期,逐渐转变为日常的逛街通勤。

  汉服热度不断攀升 行业标准逐步成型

  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度的提升,以及中国华服日等文化节日、文旅活动的日益流行,汉服的热度不断攀升。特别是某国际品牌涉嫌抄袭马面裙事件的爆发,进一步推动了汉服文化的普及和认知。京东服饰发布的《2024汉服趋势白皮书》显示,汉服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137亿元人民币,并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334亿元人民币。当前汉服行业的消费市场规模快速提升,品牌、商品供给迅速补充并丰富。其中,明制汉服马面裙最受欢迎。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头部品牌的加入和技术创新,汉服行业标准逐步成型,为汉服带来了新的机遇。一些品牌通过跨界联名和现代工艺的应用,推动了汉服的破圈。以品牌织造司为例,品牌通过融合非遗工艺与现代纺织技术,在降低制衣成本的同时,实现95%以上的传统工艺还原。此外,品牌与开封博物馆、网易阴阳师等开展跨界联合,让更多现代化汉服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汉服热”向更广泛人群传播 三大“派系”各有偏好

  穿着汉服的人群不再局限于特定的群体,性别、年龄、城市线级的多元化发展,使得汉服文化得以在更广泛的人群中传播。从一线城市到文旅城市,汉服消费的主阵地正在向多个城市扩展。

  据统计,当前汉服圈的主力消费人群为年轻女性用户;从地域特点上来看,一线城市及文旅城市为汉服消费主阵地且增速较高。值得一提的是,用户偏好的汉服形制与文旅城市文化背景高度契合,如西安的用户更偏好唐制汉服;南京、北京的用户则更偏好宋制汉服和明制汉服。

  从汉服爱好者的偏好来看,可以分为颜值派、沉浸派、专业派三大群体。爱美、爱旅行、爱尝鲜的汉服入门用户形成了“颜值派群体”,核心追求“颜值即是正义”;“沉浸派群体”则注重妆造等全套搭配,对形制有一定要求;对形制、外观、质量均有高要求的是“专业派群体”,她们以年轻、高购买力学生为主。

  “改良款”汉服多样化尝试 穿着场景转向日常通勤

  汉服的穿着场景正在从传统的旅游拍照、特定日期,逐渐转变为日常的逛街通勤。

  节日庆典、文化活动等特定场合,汉服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从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到汉服主题活动,汉服的穿着不仅增添了节日氛围,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回到日常穿着,改良款汉服在面料上进行了多样化尝试,如棉麻、雪纺等,提升了穿着的舒适度和透气性,同时也适应了不同季节的穿着需求。颜色上,改良款汉服趋向于低饱和度的色系,图案设计更加简约清新,易于与现代服饰搭配,满足日常穿着的审美需求。

  数据显示,汉服在逛街通勤场景中的穿着比例显著提升。现代设计的汉服,结合了传统美学与现代剪裁,不仅满足了年轻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也适应了日常活动的便利性。

  马面裙热度最高? 改良方向呈四大趋势

  更符合现代穿着习惯和审美的马面裙是多数人的第一件汉服。数据显示,马面裙成为汉服中浏览量同比增长最高的细分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8倍。

  在产品细节方面,马面裙的颜值是消费者的第一关注点,紧随其后的则是舒适度、透气性、版型款式。此外,随着马面裙的穿着场景更加日常化,人们越发关注腰部调节方式、防走光设计、长度等实用性需求。

  贴合人们的核心穿搭诉求,带动马面裙向“裙长细分化”“图案现代化”“面料多样化”“穿着实用化”四大新兴趋势和风格演进。

  数据显示,改良裙长的马面裙目前占比八成,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2倍;在面料的选择上,马面裙材质逐渐转向棉麻、雪纺等柔软亲肤的面料,进一步提升了舒适度和合身度。从马面裙的颜值、款式上看,改良后的马面裙颜色及图案低调简约,更加容易搭配现代服饰;腰部增加拉链设计趋势也可进一步提升穿着实用性。(记者 陈斯)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