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碳中和与绿色消费主题论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来源: 2024/6/5 7:48:00分类:商业宝典
标签:双碳
第一时间
07:48
热门跟帖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我国纺织服装行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体发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卓有成效,但绿色产品供给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新时期,如何更好地践行绿色发展,引领绿色消费,在新的价值网络和反馈回路中找到落点,在新的系统结构和产业关联中塑造优势,实现绿色发展的人间正道,显得尤为重要。
  5月31日,作为2024气候创新·时尚峰会的重要内容,纺织行业碳中和与绿色消费主题论坛同期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阎岩等有关领导和嘉宾,来自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院所的有关负责人和企业代表100余人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
  本次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承办,并得到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生产力促进部、汇丰银行等大力支持。
  “当前,气候变化已是人类迫在眉睫的威胁,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普遍共识。”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原一级巡视员孙桢以《全球气候治理新阶段与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观察》为主题,重点介绍了发达国家把贸易引入气候治理新阶段的背景、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政策、新行动和新成效。结合近半年的观察体会,他谈到,发达国家把贸易引入气候行动,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从根本上认识全球气候治理新阶段,一个特征就是气候行动已经成为了经济机遇,也可以称之为竞争性合作。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社会各界、世界各国应形成合力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当前,很多国家在进口产品中经常以更隐藏手段,如碳标签认证、碳足迹评价、碳标准设置等来提高关税壁垒,其中纺织服装是重点领域,这不仅对很多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和富足构成极大限制,也变相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迎以《国际气候贸易政策新动向与应对思路》为题,从国际气候贸易政策新动向、澄清碳泄漏的基本概念以及应对思路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她介绍,欧盟碳关税明确要求对等减排,防止碳泄漏,不仅具有很强的政治因素,更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碳泄漏是减排政策差异导致的转移排放的增量,而非总量。为积极应对碳关税,她建议我国从政治、法律、经济以及技术多个层面加以重视,制定相应的措施,共同推进。
  “制造企业在工厂减排的难度较大,而通过选择产品维度作为抓手,既能及时传递低碳价值给下游客户,又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可持续发展合作部研究员孙丽蓉就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产品全生命周期测评试点进展情况进行介绍时表示,根据大量测评数据分析,从纺织原材料端着手,通过降低原材料碳足迹带入,可以有效帮助产业链下游实现有效减排。结合大量案例分享,她指出,全生命周期溯源、工艺创新、可持续设计以及原材料溯源是企业节能减碳的重要途径,LCA诊断可助力企业探寻绿色转型发展密码。此外,她还重点分析了影响原材料、纱线、面料、成品、辅料及包装的减碳因素,以及纺织环境友好型材料和供应商数据库系统ECOM的建设目标。
  “洗绿成本非常高,企业需谨慎;真正的可持续生产与可持续消费可以创造价值,对企业是有利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市场监管研究院副院长、国际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李丽在分析“全球市场绿色消费”与洗绿“监管风潮与趋势”时从可持续消费、洗绿现状、洗绿监管等方面,结合大量案例作了详细的介绍。她表示,可持续消费是以经济、社会和环境上可持续的方式满足今世后代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可持续生产与消费需要系统思维,尊重基本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企业要聚焦核心业务的核心影响开展绿色创新,才能创造共享价值。
  “产品碳足迹数据库的建立,必须要区域性、时效性、全面性,具有平台引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全生命周期工作组(CNTAC-LCA)、浙江理工大学教授王来力介绍全球产品碳足迹标准与数据库进展时指出,纺织产品碳足迹可以量化纺织产品生命周期(例如从纤维原材料获取到纺织产品的废弃处置完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去除之和,也可以量化纺织产品生命周期内部分单元过程(例如从纤维原材料获取到纱线制成、从纤维原材料获取到面料制成、从纤维原材料获取到服装制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去除之和。他表示,影响产品碳足迹核算关键技术的因素,主要包括选定目标产品、确定系统边界、收集核算数据、碳足迹核算、结果分析与报告等。
  “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的大势所趋,产品碳足迹管理是从产品层面进行可持续实践,分析产品环境影响,帮助实现产品全周期化绿色管理的重要方法。”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可持续发展合作部助理研究员孔衍结合案例,就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产品全生命周期测评平台LCAplus进行了介绍。她表示,生命周期评价(LCA)是支撑可信碳标签的科学方法。LCAplus是实现一站式产品碳足迹测评、认证、和标签推广的数字化产业级平台,具有五大特点:一是高效便捷,二是共建共享,三是安全计算,四是协同改进,五是价值共创。LCAplus平台不仅是高效的LCA计算工具,更是集“数字化”特点和“绿色化”功能于一身,可帮助企业便捷地管理和披露产品的环境信息,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提供全方位的产品环境绩效数字化服务。
  “由于PEF评价指标涵盖的范围广泛,将会成为未来国际上绿色产品评价的重要方法与规则。LCI数据库是开展产品碳足迹评价(LCA)中较为常用的数据库,具有可追溯性、透明化和统一性。”GaBi中国技术总监陈水龙从欧盟PEF标准、国际LCA软件及数据库、LCD数据格式说明等方面,就国际生命周期数据系统ILCD手册支持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进行了分享。他指出,衔接与互认,是生命周期数据格式适配的关键。ILCD 为 LCA 的一致和高质量应用提供了指导和标准。此外,他还就欧盟产品LCA/碳足迹评价方法(PEF)、国际LCA软件及数据库的开发及应用模式,以及从2014年欧盟启动的LCDN(The Life Cycle Data Network)生命周期数据网络等进行了介绍。他表示,GaBi开发出了符合欧盟标准数据集,可帮助企业更好地合规计算碳足迹,实现国际互认。
  “欧盟的产品数字护照不止关注电池,纺织品可能是下一个。”鼎力可持续数字科技气候变化总监赵峻峰以《如何打造碳中和工厂》为题,分享了《纺织行业碳中和工厂创建和评价技术规范》的标准编制背景、核心内容,以及与现有标准的对比。他介绍,作为中国碳中和工厂标准体系的一部分,该标准既能弥补纺织行业相关标准的空白,为纺织行业建设碳中和工厂提供指导;同时鼓励和推动纺织行业自发性建设碳中和工厂,并依托纺织行业碳中和工厂建设经验助力中国碳中和工厂的建设和相关工作的开展。与现有标准相比,该标准更具指引性,处同类标准的最高水平,更侧重于温室气体和能源管理,且综合考虑了达成难度。
  “碳中和可为品牌注入‘碳’力量。双碳背景下,企业打造碳中和产品,制定碳中和纺织产品管理计划,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副主任兼可持续发展项目主任胡柯华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详细解读了T/CNTAC 188-2023《碳中和纺织品评价技术规范》与T/CNTAC 189-2023《纺织品碳标签评价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的制定背景、编制思路及实施意义。他表示,碳足迹减排是产品实现碳中和的必要步骤,企业可采用碳中和报告、碳中和实现声明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在年度公开报告中进行披露。不仅能提升企业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发挥品牌示范引领作用以及价值链伙伴协同效应,还能响应国内外市场的各方需求,与其他相关标准建立互引联系,带动行业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今后,社责办将依照《碳中和纺织品评价技术规范》的评价流程,协助品牌及产业链伙伴共同打造碳中和运动消费品,共建低碳绿色的行业可持续运动先锋。
  “兰精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纤维和纸浆厂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排放量(范围1)和外购能源的排放量(范围2)减少42%,将价值链上的间接排放量(范围3)减少25%,以2021年为基准,实现净零排放。”兰精集团北亚区可持续发展经理刘爽以《兰精集团碳中和工厂和碳中和产品实践》为题进行分享。她介绍,兰精高度重视原材料木材和浆粕的来源管理,在2023年,兰精采购的木材和浆粕100%来自于认证或受控木材,有79%的产品销售来自于净利益产品,所谓净利益产品主要是指兰精的差异化产品,它们的设计皆以产品全生命周期为视角,旨在帮助兰精的下游客户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此次会议,与会代表的智慧碰撞和高瞻远瞩,不仅为行业积极顺应碳交易市场新机制,提前布局,建立并优化企业绿色资产管理体系指明了方向,更对加强开放合作,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转型形成了新的绿色合力。正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所言,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纺织行业从来不缺雄心和决心,是全球绿色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推进者。实现零碳产业的宏大愿景,纺织人始终在路上。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