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服“守艺人”一件精美的戏服就初具雏形从这里开始

来源: 2024/6/14 12:59:00分类:服饰文化
第一时间
12:59
热门跟帖

  北京剧装厂的车间里,技师田朝辉正在做一件道姑坎,一块蓝色的绸缎上绣着粉色的荷花和绿色的荷叶,勾边的金线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她将布料平铺在工作台上,先在背面贴衬,然后沿着线剪成一个个菱形的衣片,再将不同颜色的衣片拼接在一起,一件精美的戏服就初具雏形了。

  承做是戏服制作中的一道工艺,除了将裁好的衣片缝合成衣,还包括沿边儿、盘扣儿、上扣儿等环节。一根针、一把尺、一台缝纫机……进厂14年来,田朝辉凭借踏实肯干、勤奋好学的精神不断提升承做技艺,制作出一件件质量上乘的戏服,在剧装制作技艺的传承中发挥着骨干作用。


  从零开始苦练承做技艺

  田朝辉从小就喜欢缝缝补补,十多岁开始帮着大人做一些针线活。18岁那年,田朝辉来到北京剧装厂,跟着师傅学习制作戏服。最先学的是蹬缝纫机,师傅给她一块废旧的布料,让她练习缝出一条直线。“缝纫机是电动的,由脚控制开关,要手脚默契配合才能缝出好看的针脚。”田朝辉说,有一次,由于自己操作失误,缝纫机的针深深地扎进手指,她忍着疼痛,偷偷将针拔了出来,自己包裹好伤口继续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田朝辉可以独立承做戏服了,从简单的款式开始,慢慢增加难度。第一次做款式复杂的女靠时,田朝辉心里直打鼓。“布料上面绣满了花纹,我要是一剪刀剪错了,就麻烦了。”于是田朝辉每一步都做得很认真,没有把握的地方就咨询师傅。

  在师傅的指导下,踏实肯干、勤学好问的田朝辉进步很快,不仅学会了传统服装裁剪缝合的技术,艺术审美能力也得到提升。


  创新方法完美复制故宫文物

  2020年,田朝辉和同事们接到任务,前往故宫博物院复制清朝皇帝御用的马鞍垫。马鞍垫长约70厘米,宽约38厘米,里面蓄满棉花。真丝和纯棉的面料上绣满了精美的图案,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放置,布料已经严重老化、破损,露出了里面的材质,金线和绣线也大部分脱落。

  “我轻轻地抚摸着它,内心感到深深的惋惜,多少古人的智慧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没落甚至消失,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复制好这副马鞍垫,让现代人看到古人在生活、文化等方面的追求和智慧。”田朝辉说。

  马鞍垫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弧形,为了准确地复制花纹和形状,田朝辉和同事们想了很多方法。大家先全方位地拍摄照片、测量尺寸,然后用透明纸覆盖在上面以确定花纹的位置,最后采取少量多次填充棉花的方式,一边制作一边调整形态,最终呈现出完美的效果。


  学习现代服饰制作扩展业务能力

  在掌握传统戏剧服装制作技艺的同时,田朝辉还主动学习了现代服饰的制作工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传统戏服与现代服装在剪裁上存在较大差异:传统戏服通常采取平面剪裁的方式,注重二维效果,追求服饰的宽松和端庄典雅;现代服饰则追求设计上的新颖与合体,尤其西式服装更加注重立体剪裁,凸显穿着者的身材体型。”田朝辉说,只有掌握现代服装的特点,才能做出顾客满意的效果。

  有一年,北京剧装厂接到一批现代戏的服装订单,需要采用西式服装的裁剪与承做方式制作。因为与传统服装的风格体系不同,客户要求先出样品,满意后才能批量生产。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田朝辉在工期短、任务重的情况下,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经过反复修改,终于赶制出客户方设计师认可的样衣,并最终签署业务订单,将产品如期交付。

  最近,田朝辉正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刺绣,掌握各种常见的针法。“当下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人们的心态难免浮躁。我想对年轻人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新知识,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田朝辉说。

  (来源:北京东城)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