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在氢能产业打破国外垄断

来源: 2024/6/14 13:08:00分类:企业资讯
标签:桐乡
第一时间
13:08
热门跟帖

  在位于平湖的某氢能企业内,机器臂在半空中挥舞,将一个个巨大的玻璃纤维Ⅳ型压力气瓶搬运至指定位置。

  “与传统金属容器钢瓶相比,我们的玻纤气瓶自重可以减少70%,储氢能力也大幅提升,是传统金属容器的2至3倍。”公司负责人介绍。

  这项全球领先储运技术的基础原材料,全部来自桐乡的巨石集团。

  氢能作为一种零碳能源,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二次能源,也是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驱动引擎,其产业链上下游任一细分行业,都将是千亿级别。

  近年来,嘉兴大力布局氢能产业。而作为全国玻纤龙头企业的巨石,早已在这新赛道上发力。

  “这就是我们经过多年自主研发生产出来的产品,为氢能源在未来全球市场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巨石集团研发中心副主任徐胜杰博士指着展厅内的一个白色圆柱体,说道。

  记者走近细看,只见圆柱体的表面按照某种规律布满了道道纹路,整个圆柱体像极了一个被拉长放大的“毛线球”。

  这上面的每一道纹路其实就是玻璃纤维,起到保护气瓶的作用。

  “1个长度11米左右的储氢瓶,就要用掉将近700公斤的玻璃纤维产品。100吨的玻璃纤维,可制成150个左右的大型储氢瓶。”徐胜杰介绍。

  这组数据,着实令人有些惊讶。

  “其实,关于储氢瓶材料的研发工作,我们从2017年就开始了。”徐胜杰接着说。

  记者,再次被震惊了。

  彼时国外氢能发展已如火如荼。“你们可以做吗?”某次展会上,一位国外客户向巨石提出了产品需求。

  一句话,让巨石敏锐地捕捉到了新市场。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没有那么轻松。

  让纤细的“绕指柔”材料最终转化为强度远超“百炼钢”的储氢容器,储运材料的性能必须足够稳定。

  几经甄选,高模量高强度玻璃纤维系列成为巨石的首选。

  但徐胜杰和团队却感到压力颇大,“氢能应用属于高端领域,还是得往更高标准去优化调试。”他为记者举例,储氢瓶材料要求的玻纤拉伸强度要比普通产品高出50%以上,其使用寿命也要达到20年之久。

  拉伸强度、蠕变性能、疲劳性能……一项项指标,团队成员逐个击破。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达标,而是创造标准。”

  团队还不声不响干了一件大事——“我们成功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浸润剂的100%原料国产化。”

  浸润剂是什么?储氢瓶的外保护层是由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构成,简单理解,浸润剂就是两种材料的粘合剂。

  “在缠绕领域,传统玻璃纤维进入环氧树脂会产生气泡,从而影响产品性能,新型浸润剂除了能实现界面结合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要有效避免大量气泡的产生。”徐胜杰向记者解释。

  但长期以来,该技术一直被国外所垄断,也就是俗称的“卡脖子”问题。

  “没有,我们就自己研究。”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试剂,涉及的分子结构就多达上万种。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整天,渴了喝凉水,饿了啃面包,对成百上千个参数一遍遍验证、分析、微调……这支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年轻团队,很拼。

  徐胜杰坦言,可能为了某个参数,团队会“挣扎”好几个礼拜,“比如之前遇到只要添加某种原材料浸润剂就会沉淀失效,找了好久原因也没找到,一度都想放弃了。后来团队尝试改变分子结构,对原材料进行修饰,问题迎难而解。”

  9个月时间,尝试了超300种配方,团队终于迎来了产品成型的成功时刻。“当看到一步步研发的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应用的时候,是无比激动的,坚持原始创新,真的不容易。”

  巨石浸润剂原料的自主研发,也打破了国内市场相关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国产自主化供应。

  “桐乡罐”的研发量产,也让桐乡在氢能产业这块“必争之地”赢得了一定主动权和话语权。

  “随着氢能产业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大街上跑的氢能汽车都会有巨石产品的烙印。”徐胜杰信心满满。

  (来源:桐乡发布)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