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巧夺天工:寻中国织绣工艺的巅峰到锦绣江南

来源: 2025/2/8 20:13:00分类:时尚品牌
第一时间
20:13
热门跟帖

  “你看!这是成毅在《莲花楼》里穿的那件长袍!”“这件是《清明上河图密码》张馨予的衣服吧。”春节期间,不少观众兴致勃勃地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寻宝”。

  “锦绣江南——中国传统织绣工艺的巅峰创造”特展目前正在南京博物院展出。展览通过“织·神机妙算”“绣·巧夺天工”“染·五色斑斓”三个单元呈现江南地区中华纺织工艺七千年文脉薪火相传的创新史。

  锦为一种织物结构,是以丝为主要纺织材料,以织为纺织技艺制造出来的贵重纺织品,在中国古代“其价如金”。绣是一种纺织技艺,指用绣线在纺织品等物的上面穿针引线,制作织物图案,“锦绣”常用于比喻美丽或美好的事物,如“锦绣山河”“锦绣前程”,可见织绣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策展人、南京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张茹介绍,在宋、元、明、清,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织、绣、染中的巅峰技艺。中国的丝绸和棉纺织中心,以及著名的“江南三织造”均在江南。江南锦绣成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的大宗商品,也启迪了当今计算机的发明,至今仍在赋能当今中国和世界人民的美好生活。

  记者了解到,此次多数展品是首次向公众展出,从七千年前的纺织工具到南京博物院院藏为主的织绣文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代表作,体现出一代代劳动人民为纺织工艺文脉传承的不懈努力。

  展览中的一幅《刺绣女优倍克像》是沈寿用仿真绣技法创作的一幅仿真人物绣像。张茹介绍,这是沈寿辞世前的最后一幅精品杰作,历时三年创作完成。作品运用羼针、套针、旋针、虚实针等苏绣技法结合沈寿吸收的西洋画的光影层次仿真绣技法,将人物肖像绣得出神入化。

  展览中有一件标志性文物——红地如意牡丹纹天华锦,牡丹、如意、荷花、铜钱等图案有规律地交错重叠,组成富有变化的锦式骨架,体现出中华文明各美其美又和谐共融的文化特性。“锦缎主体纹样是象征富贵的牡丹,又有如意形组合、方形组合等不同样式的组合,配合荷花和铜钱,创造出纹锦的丰富变化。”张茹介绍。

  此外,展览还增加了一个“小彩蛋”,将分批次展示《清明上河图密码》《莲花楼》《宁安如梦》等15部s、s+级热播影视剧近40套珍藏版服饰,从繁复的刺绣到细腻的剪裁,从精致的配饰到考究的材质,均为演员拍摄用原件,九成以上为首次公开展出。其中,静态展的服饰分布在南博多个馆内公共空间,等着观众在新春期间去探寻和发现。

  (来源:江南时报 记者 钱海盈)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