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科技力量
讲述纺织情怀
中国纺织行业首档大型系列短视频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
传递产业温度!
本系列为“纺织之光”支持纺织行业科技奖励15周年特别报道
夏延致
青岛大学首席专家、海洋纤维新材料研究院院长
虾蟹壳、海藻……谁能想到竟能穿到身上?——这不是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图景,而是青岛海岸线旁真实发生的材料革命。有人十几年初心不改,将实验室扎进浪涛深处,只为揭开第三种纤维的密码。他就是国内海藻纤维领域的拓荒者,青岛大学首席专家、海洋纤维新材料研究院院长夏延致。这位向海而生的开拓者,正在继续引领着他的团队,在碧海蓝天之间续写中国纺织的辉煌篇章。本期,《我是纺织人》将带大家深入对话这位与纺织业同行四十六载的科学家——夏延致。
夏延致:自1978年起,我踏入纺织行业,亲历了咱们国家纺织业的成长与进步。见证了我国纺织业从低产能、低技术水平起步,发展至今日的辉煌。可以说,在我们纺织人四十年的共同努力下,无论是在产能产量、产品种类还是技术水平上,我国纺织业已经全面跻身世界前列。
今天这样一个大好的局面,应该说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各行各业的各种技术装备的引进,我们经历了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特别是在最近几年,面对全球产能过剩和产品滞销的挑战,科技进步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着手研发阻燃涤纶,并因此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一成就标志着从基础创新到产业化的成功转变。直至今日,阻燃涤纶技术在我国依然广泛应用,并且大量相关产品远销海外,这也充分体现了科技的力量。自2004年起,我开始探索新的领域,提出了从海洋中获取纤维资源,开拓纺织纤维的第三来源——海藻纤维。
当时,整个研发过程是从无到有的突破,无论是在技术还是装备方面,国内外均缺乏成熟的先例,尤其是适用于纺织服装的纤维技术。到如今,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实现了这一创新纤维的产业化。
海藻纤维天生具备阻燃特性,是一种纯天然的防火产品。从海洋中的海藻生长到最终加工成纤维产品,是一种零碳或甚至负碳的生物基材料。在海藻纤维的生产过程中,几乎不产生废渣等污染物,因此,生产和应用海藻纤维对于环境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
十一年时间,夏延致带领团队,将海藻的孤独生长,织成温暖世界的衣物。而今,他的视野已然投向更为辽阔的未来,第三代海藻纤维正“蓄势待发”。
夏延致:首先,我们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必须与国家的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其次,在海洋高分子、海洋纤维方面还要继续发力。我们目前已经做到了全球领先,成为能够提供纺织服装用或者说是能够纺纱织布的海藻纤维的公司,并已实现产业化。接下来,我们将致力于开发第三代海藻纤维,旨在国防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并努力实现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最后,我们应坚持海洋生物基材料的研究,致力于将其发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大品种纤维,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夏延致带领研究团队先后荣获各项奖项,现已具有目前世界上海藻纤维年产能最大的千吨生产线。他说,这些荣誉离不开纺织之光基金会的支持。
夏延致:“纺织之光”中国纺联科技奖对整个纺织行业的人才培养、鼓励、对纺织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希望我们纺织人,既能满怀信心,又看到前线方面的困难、艰辛、艰苦。我们纺织人任重道远,未来解决问题的出路仍然还是在科技,共同努力把中国的纺织事业推向新的高峰。
海藻舒展如绸,是大海的慷慨馈赠,而夏延致已看见更深处的蓝。这位织梦者,仍将以科技报国为使命,继续拆解深蓝大海的经纬密码,为造就中国自己的“海上棉仓” 而不懈奋斗!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