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行情回顾
国际市场方面,北半球多国新棉收购加工陆续展开,上市量逐步增加。与此同时,10月初起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多项关键数据推迟发布,叠加中美互征特别港务费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拟对中国再加征100%关税等利空消息,引发市场悲观情绪,导致国际棉价跌至近五年以来新低;之后随着中美高层经贸磋商和中美领导人会晤消息传递出贸易关系缓和积极信号,国际棉价止跌回升。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最低跌至63.51美分/磅,截至10月30日反弹至65.12美分/磅,较上月末下跌0.65美分/磅,跌幅0.99%;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最低跌至71.18美分/磅,截至10月30日反弹至75.12美分/磅,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2947元/吨(1%关税,不含港杂费),较上月末上涨288元/吨,涨幅2.28%。
国内市场方面,国庆节前后因棉花丰产预期高涨叠加纺织市场“金九银十”旺季不旺,国内棉价持续下跌;节后新棉收购陆续展开,北疆采摘时间因脱叶剂效果不佳以及降雨天气等有所推迟,且南疆部分地区籽棉单产不及预期,推动籽棉收购价格较节前小幅上涨,棉花现货价格随之上涨。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最低跌至13255元/吨,截至10月30日反弹至13630元/吨,较上月末上涨385元/吨,涨幅2.91%;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市场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下跌至最低14679元/吨,截至10月30日反弹至14781元/吨,较上月末下跌45元/吨,跌幅0.3%。
第二部分 分析与展望
一、国际棉花市场
(一)宏观环境
中美经贸磋商达成重要共识和美联储降息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10月25-26日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第五轮高层经贸会谈,10月30日中美领导人于在韩国釜山举行今年以来首次面对面会晤,就解决各自关切的经贸问题达成联合安排。根据会谈共识,美方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24%对等关税继续暂停一年,暂停实施其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中方相应调整针对美方的反制措施。中美经贸博弈的阶段性缓和,为两国经贸合作与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此外,美联储10月29日如期宣布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25个基点到3.75%至4.00%之间,并决定于12月1日结束其资产负债表缩减计划,意味着其货币紧缩周期即将迎来转折点,全球流动性环境有望从持续收缩转向稳定。
(二)全球棉花供需形势
1.2025/26年度全球棉花供需基本平衡略宽松
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10月预测,2025/26年度全球棉花产量预计2544万吨,同比增加15万吨,环比减少11万吨;消费量2539万吨,同比增加13万吨,环比减少13万吨。总体上看2025/26年度全球棉花产需基本平衡,但考虑到ICAC对中国等增产国家产量未调整到位,预计全球棉花供需呈现偏宽松格局。
2.主要国家棉花供应形势
南半球棉花加工收尾,丰产格局基本明朗。澳大利亚2024/25年度棉花加工接近收尾,至10月上旬已达95%,分级检验完成约90%,产量预估120万吨左右。2025/26年度棉花播种已陆续展开,因灌溉水供应不足植棉面积有所减少,澳大利亚棉花协会预计棉花产量约91万吨。巴西棉花采收基本结束,巴西棉花种植者协会预计产量为411万吨,较上月预测继续上调15万吨。目前加工进度近半,销售比例超过七成。巴西海关数据显示,1-9月巴西棉花出口量188万吨,同比增加4万吨。
北半球进入集中收获期,各主产国情况各异。2025/26年度...
会员内容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