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制造国内反比国外贵?

来源:上海商报2010/5/29 15:34:00分类:
标签:中国制造
15:34
热门跟帖

  在笔者看来,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国外比在国内卖得便宜,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关联交易导致中国商品出现特殊的“价格差”。众所周知,中国的外贸出口企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30%的外贸出口企业属于来料加工企业,40%的外贸出口企业集中在沿海地区。这些企业实行的是“两头对外”的贸易政策——绝大部分原材料来自于境外;绝大部分产品出口到境外。这种特殊的外贸格局决定了许多外贸出口企业生产的产品根本无法进入中国国内市场。以笔记本电脑为例,虽然设立在中国东莞的企业生产最新的笔记本电脑,但是,这些笔记本电脑的核心部件来自于境外,产品全部出口境外,在中国市场购买笔记本电脑当然比在美国购买笔记本电脑要贵许多。 


  当然,外贸出口企业并非不想在境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但是,这样做会导致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当原材料绝大多数来自于境外关联企业的时候,外贸企业境外的关联公司早已从原材料价格出口方面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为了规避中国的关税,这些外贸出口企业在签订出口合同的时候,拚命压低价格,这样一来,既可以确保境外的进口企业具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同时也可以压低外贸出口企业的成本,减少在中国境内缴纳的税款。不过,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在中国境内销售的时候,外贸出口企业的关联公司无法从中获得足够关联交易利润,所以,他们不得不提高产品的价格。这就是外贸企业出口商品价格比在中国境内价格便宜的根本原因。 


  其次,中国市场是一个条块分割的市场,企业产品进入国内市场需要付出巨大的交易成本。举例来说,一个企业的产品进入国内超市,不仅需要缴纳入门费,而且要交纳各种担保金。现在,我国大型城市的超市,绝大多数属于中外合资企业或者外商投资企业,他们通过设置贸易门槛,限制一些企业产品在本地销售。企业要想进入他们的销售渠道,必须缴纳销售收入15%到20%的费用,这对于那些刚刚起步的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根本无法承受的负担。不仅如此,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支持本地企业,也人为地设置一些贸易门槛,禁止外地企业产品进入本地销售。不少企业为了拓展产品销售渠道,不得不在销售方式和交易费用上做文章,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支付折扣、佣金,确保企业能够在国内形成销售网点。近几年,我国加强了对零售市场的监管,禁止一些大型零售企业收取入门费。于是,一些综合性的大型零售企业,采取出租柜台或者生产企业自带营销员的方式,向生产企业转嫁销售负担。在这样的贸易格局下,部分生产企业不得不放弃国内市场,转而寻求外贸出口渠道。企业产品在国外销售,虽然增加了运输成本,但是,却可以大幅度减少交易成本,所以,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国外销售的价格反而比在国内便宜。 


  第三,金融环境也是导致中国制造国外价格比国内便宜的重要原因。贸易大体上可以分为货物运送和资金结算两个环节。由于中国国内缺乏良好的信用环境,不能按期结算或者赖账的现象普遍发生,所以,在中国境内从事贸易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银行为了降低自己的风险,往往在资金结算方面打自己的小算盘,这就导致许多本来应该支付的货款,由于金融企业的原因而被截留。从事国际贸易虽然也存在巨大的信用风险,但是,由于各国普遍遵守贸易协定和商业惯例,所以,金融风险反而比国内贸易有所降低。从产业链条来看,由于外贸企业大多扮演加工者的角色,所以,在出口贸易领域几乎不存在信用风险。换句话说,出口订单来自于国外,加工的原材料来自于国外,结算的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原材料,所以,金融环节的交易费用相对较小。许多出口贸易实际上是一些海外家族集团企业之间的交易,所以,根本没有结算风险的问题。由于出口贸易的金融风险相对较小,而国内贸易的金融成本相对较大,所以,在客观上导致外贸出口产品在国外销售的价格比在国内便宜。 


  第四,由于中国国内存在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的现象,所以,部分产品或者服务的国内价格远远高于境外价格。 


  第五,也是不容忽视的,中国特有的税收体系,也是一个原因。我国不仅颁布了“三资企业”法,而且针对“三资企业”制定了名目繁多的税收优惠措施。许多“三资企业”从事外贸出口经营,他们一方面享受中国境内的各项优惠待遇,另一方面通过关联交易,逃避国家的税收。中国内地企业既无法享受“三资企业”的各项优惠待遇,同时也不能通过关联交易规避国家税收,所以,中国内地企业生产的产品在中国境内销售的价格自然要比“三资企业”在中国境外销售的价格高许多。这是一种不公平竞争,是一种特殊的贸易歧视。 


  分析这一现象多少有些无奈。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大多属于阶段性产物,背后隐藏着非常复杂的政治、经济、外交因素。现在我国正处于体制改革的调整时期,国家必须重新修订外贸出口政策,全面审视我国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企业公平竞争建立良好的法律平台。否则,中国产品在国外市场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反倾销、反补贴指控,中国政府刺激国内市场需求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很难落到实处。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关注】我国宏观经济指标规模1~5月数据 标签:中国制造 2025/7/4 19:49:00

    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出口总额(美元值)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企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修订发布 标签:中国制造 2025/7/4 14:05:00

    《细则》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重要配套文件,于1999年首次发布,2004年、2008年

  • 国家统计局数据:行业中国服装行业经济运行1-5月数据简报 标签:中国制造 2025/7/3 18:14:00

    5月,在假期经济、“618”电商促销提前以及提振消费政策加力扩围等利好因素作用下,叠加国际市场需

  • 鞋企快讯:『意尔康检测中心』获得国家CNAS实验室权威认可! 标签:中国制造 2025/7/3 11:53:00

    意尔康检测中心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此次获得认可,不仅是对检测中心专业检测能力、规范化管理的最佳肯定,更是意尔康匠心制造、坚守产品品质承诺的有力证明。

  • 从两千经销商到百家凋零:一家童装巨头的数字化转型之殇 标签:中国制造 2025/7/3 11:36:00

    这家童装巨头的跌落,是传统制造业在数字洪流中艰难转身的缩影,它昭示着一个残酷的真相,过去的辉煌可能是未来最大的包袱,成功的经验往往成为创新的枷锁。 数字经济时代,“转身的速度”比“曾经的体量”更能决定生死。转型之痛,痛在“不通”——思维不通、机制不通、人才不通。唯有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从顶层思维到毛细血管进行彻底再造,方能在废墟之上,重铸适应新时代的竞争力。 当新生的对手轻装上阵时,老牌企业的每一次犹豫,都在为未来埋下代价更高的注脚。

  • 波司登集团实现营收259.02亿元,同比增长11.6% 标签:中国制造 2025/7/2 18:34:00

    截至2025年3月31日,波司登集团实现营收259.02亿元,同比增长11.6%;归母净利润达35.

  • 环球经济:外贸企业需要掌握的经济动态信息 标签:中国制造 2025/7/2 18:31:00

    这得益于欧洲消费者对可持续和高品质纺织品的需求激增。摩洛哥企业通过升级生产技术、优化供应链,并利用欧盟-摩洛哥自由贸易协定的优势,大幅降低出口关税成本。同时,行业积极参展国际博览会,如阿什哈巴德纺织展,以提升品牌曝光度并吸引欧洲买家。然而,这一拓展也面临挑战,包括亚洲竞争对手的价格压力和欧洲市场准入标准的日益严格。外贸企业需密切关注此类动

  • 展会信息:柬埔寨CIMIF及制衣机械展(CTG)将于8月举行 标签:中国制造 2025/7/2 16:08:00

    柬埔寨国际机械工业展(CIMIF)与柬埔寨国际纺织及制衣机械展(CTG)将于2025年8月6-9

  • 据越南纺织服装协会:前5个月越南纺织服装行业贸易顺差近70亿美元 标签:中国制造 2025/7/2 16:06:00

    越通社6月10日报道称,据越南纺织服装协会(Vitas)的消息,今年前5个月,纺织服装行业出口逾

  • 周海江:为红豆集团全体党员干部讲授“七一”专题党课 标签:中国制造 2025/7/2 15:24:00

    周海江从党的“三大法宝”是红豆攻坚克难的最有力武器;党的“三大作风”“八项规定”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行动准则;在逆境中突围,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授。他指出,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三大法宝”和优良作风,既是党的历史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