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非贵价货不买”致品牌企业快速出新忽略质量

来源:新浪财经2012/11/12 14:43:00分类:
14:43
热门跟帖

 


  同一品牌在不同城市可能款式不同,甚至价格有差别。


  明明在国外是普通的消费品,进入国内市场抬高价格,摇身一变之后成了“小资”和“时尚”的代言词。近日有网友感叹:一个在美国每杯仅售3美元的普通饮料店,在中国竟成了“有档次”的去处。


  很多消费者不禁提出疑问,为什么大量国外品牌商品一入中国就“身价”倍涨?专家分析指出,除了关税、贸易、运输等方面的原因,很多消费者那种“非贵价货不买”的心态也助推了国外“超市货”在国内大行其道。


  现象一:一双鞋国内外差上千元


  王先生是ecco的忠实粉丝,“但是我很少会在国内买ecco的鞋子,因为从国外代购加上运费都只有国内专柜价格的三分之一。”王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找人从英国购买的一款商务皮鞋,加上运费后的价格为750元人民币,“而我在百货专柜看了同款的价格是2399元。”


  分析:“非贵不买”推高价格


  事实上,资料显示,存在价差的商品并不限于品牌鞋类。一项商务部门的调查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这五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国内外的差价明显。


  然而一些品牌为留住国内市场纷纷提高海外产品的市场价格,同时降低内地价格以缩小两地价差,以倩碧黄油为例,其在香港地区每瓶提价20港元,售价360港元(即288元),同时在内地降价20%售价340元。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税费,这也跟国内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关,“很多人会直接根据价格来判定品牌的好坏,所以很多品牌商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大打价格牌。”更有品牌内部人士表示,“有些消费者有不贵不买的心态,因此商品定价很贵却仍能卖得动。”


  现象二:同一货品两地差百元


  同样遭遇价差的还有梁小姐,“我上个月在广州摩登百货买了双CAT的登山鞋,打完九折1190元。”当她上周末到上海出差,却发现置地广场CAT同款登山鞋标价为898元,而且商场正在搞活动,折算下来不到500元。


  陈小姐在香港看中了一款ZARA的风衣,但在广州的ZARA店找不到她想要的款式。


  分析:商场“潜规则”暗涨价


  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同一品牌在国内专柜的标价是统一的,但不排除一些商场的“进场费”较高。据介绍,商品进入商场超市,有进场费、上架费、广告费、促销费、年节费等。“商场要抽20%~30%的点,分销商每一级都有利润,价格也水涨船高。”


  不仅如此,相同品牌在不同城市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分店也会出现不同款式。知情人士表示,以ZARA为例,各店店长会根据所在城市及其面对消费者群体的特色,选择适合自己店面的款式。


  独立评论人马岗表示,“由于百货和专卖店的优惠力度不一样,价格会出现差异。


  以ZARA为例,其货物统一由西班牙的物流配送中心进行全球配送,可能由于运费成本增加而导致国内外出现价差。”


  现象三:快时尚品牌只重快不重质


  李小姐在广州中华广场的H&M店购买了一件真丝衬衣,回家后发现衣服内衬上有不少线头。正在法国留学的小秦表示,“在国内很爱逛这些店,因为ZARA、H&M的货品更新速度很快。”“但到了法国才发现这些牌子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高端品牌。”


  分析:快速出新忽略质量


  据业内人士透露,从去年开始,这些快时尚品牌成为国内各地工商、质检部门不合格产品名单中的“常客”,在色牢度、PH值、纤维含量等方面问题层出不穷。


  从事纺织检测的一位专业人士透露,一般来讲,服装检测一次需要3~5天,如果服装不合格,重检需要7~10天,而对于快时尚企业来讲,耽误一天就可能导致产品无法上架。


  “快时尚品牌往往只注重款式和时尚度,衣服质量往往也是他们所忽视的。”独立评论人马岗表示。


  快时尚服装生产该如何破解质量难题?服装行业业内人士表示,快时尚是一柄“双刃剑”,还需要品牌们在快速反应机制与质量把控之间寻找到最健康的一个平衡点。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