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网上零售市场增长迅猛,渗透率稳步提升,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四季度“双十一”“双十二”促销季再次引爆网购热潮,网上零售业务对中国整个零售产业的影响愈加深刻。易观报告指出,随着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相继上市,网上零售市场格局逐渐清晰,淘宝、天猫 、京东位居第一集团,无论是市场份额、业务创新,还是品类丰富度,都处于领先地位。其他电商企业则努力在细分市场稳固地位,在品类、模式等方面寻求突破。
报告指出,2014年移动网购呈爆发式增长态势,2014年全年移动网购交易规模达8616.6亿元,增速达229.3%,消费者向移动端的迁移和渗透是支撑移动网购高速发展的主因。2014年四季度在年末大促的带动下,移动网购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已成为网上零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在网上零售B2C市场,天猫、京东居前两位,四季度在“双十一”大促的带动下,天猫市场份额达到59.8%,2014年全年市场份额达54.6%;京东市场份额为17.7%,居第二位。在整个网上零售B2C市场中,天猫、京东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其他电商企业则主要在细分市场寻求突破口。
2014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企业互联网收单交易规模达88161亿元,环比增长47.8%,相比上一年有所下降,其增速从2011年开始逐渐趋缓。随着移动支付浪潮的来临,将会有很大一部分交易被移动端所分流。在第三方支付企业互联网收单市场中,其竞争格局相对较为稳定,支付宝、财付通、银联网上支付分别位列前三,而支付宝的优势依然较为明显,占据了46.15%的市场份额。
相关链接:
瑞银在1月13日发布《2015中国消费品行业展望》中指出,在电商冲击,人力、租金成本高企之下,零售业从业者压力倍增,85%的零售商表示其今年扩张比较少,甚至可能会关店,该比例比起去年的72%有所增加,代表零售商对于2015年的展望比较悲观。
与这一背景相呼应的是,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在经历着一场关店大潮。根据联商网发布的《2014年主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显示,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全国主要零售企业(百货、超市)共计关闭201家门店,较2013年关闭35家,同比增长474.29%,创历年之最。具体来看,百货类门店共计关闭23家,其中,百盛百货关闭4家门店,成为2014年关店最多百货企业;超市类门店共计关闭178家,其中,沃尔玛关闭16家门店,成为2014年关店最多的超市企业。
以北京为例,华堂商场在北京的三家门店(望京店、北苑店和西直门店)相继关门大吉;百盛百货北京东四环店也在2014年7月1日闭门谢客。
《证券日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华堂商场位于北京的亚运村店、三里屯店和右安门店发现,华堂商城在整体店面布局上十分雷同,一般只有5层楼。具体来看,地下一层是食品超市;地上一层经营化妆品、珠宝饰品等;二层为女装;三层为男士服装、儿童服装等;四层为寝居用品及小吃店等。
记者发现,华堂商场的服装品牌总体偏中低端,并且餐饮、娱乐和亲子的面积占比较小,即使在周末,人流量也并不高。记者也曾在去年7月份实地调查走访了当时还在营业的华堂商场西直门店,该门店位于北京人流量极大的动物园、海洋馆附近,离火车站北京北站、西直门外公交车站及地铁2号线和4号线均较近,照理说人流量应该不小,可是事实上,却同样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华堂商场西直门店的不远处坐落着大型购物中心凯德MALL。有报道称,华堂西直门店自2005年开业以来,从未实现盈利。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诸多百货商选择关闭门店的主要原因在于线上的冲击。正是在线上的巨大冲击下,百货实体店人流量减少、业绩承压进而需要调整门店来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目前,电商对线下冲击的情况出现在多个国家,毫无疑问电商会凭借方便、低价、品类丰富等继续抢占市场,线下关店将会持续”。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