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纺织服装产业正经历数字化转型与地缘政治的双重考验,一边是AI大模型、数智化工厂带来的效率革命,显著提升生产力和供应链管理,一边是关税壁垒与产业链重构带来的市场变革,迫使企业重新评估全球布局策略。这种双轨并行的发展趋势正深刻影响行业竞争格局,促使各国加速创新应对。
产业集群动态:河南安阳召开纺织服装产业群链工作推进会,聚焦培育规上企业和品牌龙头企业,打造“中国针织服装名城”。具体计划包括设立专项扶持基金,目标在2026年前新增50家规上企业,并推动本地品牌国际化。湖北汉川与武汉市硚口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研发设计+制造转化”、“市场销售+生产基地”的协同模式,共同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品质化高端化发展。合作细节涵盖共享设计资源库和联合培训项目,预计2025年底启动首个试点园区。邓州市穰东镇锚定“三个基地”建设,培育超百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2024年总产值已达111亿元,同比增长15%,年产服装6500万件,带动6万余人就业,并通过电商平台扩展销售渠道,提升区域影响力。
01 产业集群:区域协作与升级
安阳市政府召开纺织服装产业群链工作推进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夏军指出,虽然当地产业数量基数庞大,但规上企业占比不高,品牌龙头企业数量较少的整体面貌尚未有效扭转。为此,会议提出强化政策引导,如减税降费和人才引进计划,力争在2025年内提升规上企业占比至30%,并孵化至少3个全国知名品牌。
汉川市与武汉市硚口区的战略合作引人注目。双方将充分发挥汉川在交通枢纽、产业集群、空间承载上的优势,与硚口区在品牌设计、跨境电商、直播电商和市场辐射上的优势有机结合。合作范围已扩展到共建数字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目标在2026年实现产业规模翻倍,并吸引国际投资。
邓州市穰东镇作为“中国裤业名镇”,正在打造生产加工、批零贸易、物流集散“三个基地”。该镇构建了“户有点、村有厂、镇有园”的“1+N”乡村振兴产业体系,覆盖从原材料采购到终端零售的全链条。2024年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并通过智能物流系统减少中间环节成本,提升整体效率。
02 产业链动态:数智转型与协同创新
我国纺织行业正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加速转型,物联网和AI技术广泛应用大幅降低能耗和浪费。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8%,数据表明数字化正驱动行业复苏。具体地,自动化生产线普及率提升至40%,显著缩短生产周期。
株洲与汕头的产业协作提供了产业链协同的新样本。株洲作为中南地区服饰产业“航母”,拥有完整产业链,包括设计、生产和分销,而汕头作为“针织之都”,凭借功能性面料、高端蕾丝等细分领域的全球顶尖技术,筑起了“研发护城河”。双方合作项目已落地,如联合研发智能面料,提升产品附加值,预计年增产值10亿元。
企业层面,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核心竞争力。济南一家服装企业自主研发的3D虚拟样衣技术颠...
会员内容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