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男装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模式正在悄然生变。一线城市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各种品牌在各大商场各出奇招争奇斗艳,然而效果却并不好。毕竟选择太多了,如果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绝招,只会令消费者陷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境,从而无所适从。目前,国内一线城市男装市场利润远低于二三线城市。英伦杰德龙第一季度市场报告显示,高端男装在国内各级市场都具有一定消费规模,平均占比均超25%。
报告分析认为,目前,在国内一线市场,由于男装进入时间较早,拥有同一产品的人数增加,导致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逐步下降,销售增长呈现疲态。与此同时,很多男装品牌放缓了在一线城市的扩张步伐,转而将其作为形象展示的平台。因此,男装品牌在一线市场的广告、营销投入远高于二三线市场,挤压了服装品牌的利润空间。
大部分人都认为一线城市租金上涨、人力等运营成本水涨船高是限制男装品牌利润的主要原因,但事实上,一线城市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才是真正的根源。英伦杰德龙男装市场分析师认为,一线城市消费高档的主力军是中产阶级,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投资来提升自己的形象。但从去年开始,由于生活成本持续上涨,CPI的不断增高,让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开始紧缩银根。
与一线市场的谨慎消费、过大的生活压力相比,在二三线城市,隐形富豪群体扛起了品牌服装消费的大旗。他们尽管数量不多,但消费能力却颇为可观。而且,这部分人群对品牌服装追求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品牌有一种迷信心理,往往品牌忠诚度较高,更容易引导周边的朋友也消费同一品牌,同时对其核心理念、产地等认知度缺乏关注,这种消费观念让商品价格成为决定品牌好坏的主要因素。
某服装品牌销售人员也验证了上述观点。其表示,一线城市消费者更钟情于选择基本款甚至折扣款进行购买;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则喜欢购买价格更高的新款、限量版和经典款。而且,购买数量相对较多。
国内市场呈现出的新消费趋势早就已经被精明的男装品牌所把握。早在两年前,英伦杰德龙就开始将中国门店布局下沉。据悉,其开设的19家分店中,有18家位于石家庄、厦门、长沙等二三线城市,只有一家落户上海。去年,英伦杰德龙依然钟情于在二三线城市开店。
事实上,对二三线市场的“执着”,也给了这些服装品牌回报。据报告称,英伦杰德龙位于郑州的店铺每月销售额都突破百万元;另一个服装品牌利郎位于乌鲁木齐的门店,在一段时间内更是位居全国销售冠军;某意大利知名服装品牌也表示,其葫芦岛店在整个亚洲市场销售名列前茅。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