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服饰文化的特点与发展

来源:2013/7/21 11:32:00分类:
11:32
热门跟帖

  低调却奢华、倩丽而庄重,这便是孙正东《盛装的藏女》所表现的藏族服饰文化美。整幅作品由8个人物组成,6位妇女或清丽、或慈祥、或攒眉而思、或舒眼颜笑。虽则各自有姿,然则娇倩含爱。而这一切构之于画面和谐、曼妙的因素,落点在藏装上。


  藏族服饰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画面中的藏装便是如此。


  于藏族服饰文化现存的实物资料中,可追溯至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装饰品,有片饰簪、璜、珠、项饰、牌饰、贝饰等,不仅有缝织衣物的骨针,还具备需一定审美意识方能制作的璜、珠等。


  吐蕃时期,藏族服饰有了较大发展。斯坦因的《古代中亚文化遗迹》说:“在吐蕃发现的遗物中,有很多具有花纹的丝织物,花纹中有些是印的,有些是织的,花纹图像的变化很多,这一点很可以表示吐蕃商业的地位……大概是中国与西亚之间的贸易重点。”可证实吐蕃时期,藏装的繁荣。


  元代,隶属中央王朝的西藏,服饰也呈现缤纷的样貌。受到官品的影响,服饰存在品阶的差异,例如:官吏贵族的管家、随从、佣人的帽子也有一定的形式,大管家在举行仪礼时要戴“索夏”(即平顶围穗蒙古帽)等。西藏北部牧区与蒙古族交往较多,至今尚保有一定蒙古服饰习俗。受到佛教的影响,出现仿袈裟色泽的藏袍和印有宗教符号及佛教法宝的装饰品等。


  明清时期,纺织业已想当发达,能够纺织大量氆氇、毛缨、足力麻、铁力麻等。茶马古道,也为西藏输入了大量的布帛、缎绸和纺织成品,这些贸易是以前任何时代都难以企及的。


  历代藏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可以看出,其内涵正在日渐完善与丰富。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吐蕃时期的贸易往来,元代中央政府的影响和明清茶马古道的作用。汉藏之间多元文化的交流是藏族服饰得到较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孙正东《盛装的藏女》穿着藏装的女性皆充满慈爱与欢快的关怀着中间着汉装的稚童。和谐与美,油然而生,不得不令人瞩目。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