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桑基鱼塘系统高水平保护传承

来源: 2024/7/31 14:46:00分类:产业集群
标签:浙江;蚕桑
第一时间
14:46
热门跟帖

  日前,湖州南浔区菱湖镇射中村蚕农谈老伯带着自家生产的“黄金茧”,来到南浔云豪家庭农场交售。称完茧重,他从农场负责人沈晓龙手中接过6000多元现金后,兴冲冲地跟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每年从云豪家庭农场免费领取两批蚕种,每批2张,如果精力允许,可多养1—2张。每张蚕种结茧40公斤左右,一年收益可达1万元左右。

  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的原发地,射中村有着上千年的养蚕传统。“湖州市农科院为蚕农提供优质蚕种,我们农场则提供养殖技术,并负责收购。”沈晓龙说,“用‘黄金茧’生产蚕丝,省去了印染工序,环保且不脱色,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新收购的这批‘黄金茧’,将被制作成婚嫁用的蚕丝被,以1.5公斤规格为例,一条能卖到2000元左右。”

  浙江素有“丝绸之府”之美称,是我国蚕丝业发源地之一,也是全国重要蚕茧产区。为传承发展好这个历史经典产业,各地想出了不少妙招。

  嘉兴桐乡市河山镇是我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传承区和保护地,每年3月,镇上都会举行一场蚕花盛事,包括蚕花礼、民俗巡游、蚕桑丝织技艺展演等。“我们镇依托蚕桑文化打造了美丽乡村精品线、蚕花胜境河山路,镇里的八泉村还建有中国蚕乡风俗体验馆、蚕桑非遗馆、丝织小院等,欢迎大家来走走看看。”该镇有关负责人发出热情邀约。

  在绍兴嵊州市,当地因发达的领带产业,每年真丝用量达7000吨,其中95%需从外地采购。为破除蚕丝原料供应的束缚,当地不少企业积极探索工业化养蚕技术,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我们的蚕不吃桑叶,而是吃由豆腐渣、玉米粉、桑粉、复合维生素等成分组成的‘饼干’,成功突破了养蚕的季节性限制和蚕对桑叶的高度依赖,可实现全年不间断产茧。”该公司董事长金耀表示,通过系统集成品种、饲料、生产工艺、防病体系、环境控制、人工智能等多项创新技术,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家蚕人工饲料工业化养殖基地,2023年工业化蚕茧产量占我省的60%。

  在位于杭州临平区的李加林织锦工作室内,记者被一幅名为《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锦画所震撼。锦画上的房屋、桥梁、商贩等刻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好似一张数码相片。“按照传统技术,织一块锦最多只能使用15种颜色的线,很难呈现理想的色彩效果。我们研发了高密度全显像数码仿真彩色丝织技术,只需用红、黄、蓝、白、黑5种颜色的丝线,就能织出4500种锦缎的颜色,达到眼前这样的照片级色彩还原效果。”工作室负责人李加林介绍。

  近年来,浙江积极调整优化蚕桑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推动蚕桑产业高水平保护传承、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据调查统计,2023年,我省桑园种植面积25.56万亩,蚕种饲养量59.04万张,生产鲜茧2.51万吨,出口蚕种30万张左右。

  (来源:杭州日报)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