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以来,郑棉CF2601合约持续承压下行,10月9日上午收盘价跌至13285元/吨,较9月初跌幅达4.4%,距离市场密切关注的13000元/吨心理关口仅一步之遥。本轮下跌的背后,是国内棉花产需格局失衡与产业链套保盘的集中抛售形成的共振,短期内13000元/吨关口面临考验。
2025/26年度国内棉花供应增加成为影响棉价的核心利空。中国棉花协会9月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棉花总产量预计达722万吨,同比增8.3%,创下20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新疆棉区预计产量691.1万吨,同比增长9.2%,占全国总产量的95.8%,单产预计达169公斤/亩,同比提升5.7%。
这一增产态势源于多重有利因素的叠加:新疆棉区2025年气象条件总体适宜,尽管7-8月出现阶段性高温,但未对棉花成铃和吐絮造成实质影响,且发育进程较上年快7-10天,9月下旬已启动机采工作。同时,全国植棉面积同比扩大1.8%至4482.3万亩,新疆地区机械化采收率的提升进一步释放了产能潜力。供应端的宽松格局已提前反映在市场预期中,新棉开秤价较上年明显下降,且往年常见的抢收现象今年鲜有出现,棉农与收购商议价空间显著扩大。
与供应端放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需求端的疲软态势持续超预期。2024/25年度国内棉花消费量已同比下降1.3%至780万吨,而2025/26年度虽预计增至810万吨,但这一增长主要依赖新疆本地纺纱产能扩张,终端实际需求并未出现实质性改善。
出口市场的压力尤为突出,受美国加征关税及涉疆法案等因素影响,2025年1-8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仅1972.7亿美元,同比微降0.2%,出口企业普遍面临订单不足的困境,大单稀少且以短期零星订单为主。内需市场同样乏力,棉纺织企业开机率持续处于低位,9月纺纱厂开机率仅66.6...
会员内容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